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洛南特色红色文化资源考证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21-03-26 作者:王志锋 发布人:洛南县政协 浏览次数: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中,回望洛南的红色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任何对于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的冷漠,都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从屈辱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的否定。打开历史的恢弘画卷,回眸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在洛南的红色历史,我们不能不为革命先辈给洛南人民留下的精神财富以及由此产生的红色文化资源感到自豪和震撼!

第一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辛亥革命到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属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洛南的红色历史主要有两个重大事件。

一、李景阳,洛南传播救国救民新思想第一人

洛南籍北京大学学生李景阳和陕西籍同学组成“校友会”,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毕业后,曾投笔从戎。此后,为军阀割据所痛心,毅然回乡,传播新文化和救国救民新思想。

二、国民党洛南县党部委员会,洛南第一个现代政党组织

1923年6月,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保持中共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1925年5月,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发布第30号通告,要求各地同志以切实的方法扩大国民党左派的宣传和组织。在中共党员的帮助下,1925年9月,国民党陕西省临时党部在西安成立(杨明轩、刘含初、王授金等中共党员为执行委员)。

1926年秋,在国共合作推动下,中国国民党洛南县党部委员会成立(国民党党员石玉亭任主任委员),12月更名为中国国民党洛南县党部(王景焕任书记长)。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大革命失败(“412”反革命政变)到新中国成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这一时期,洛南的红色历史,可谓是波澜壮阔。

一、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时期)

(一)何宜臣,洛南第一个中共党员

洛南县麻坪乡头岔村(现麻坪镇云蒙山村)贫苦农民何宜臣,在白色恐怖时期,1927年10月在华县七里寺小学(现华县第四中学)当校工时,在校地下党支部书记温济厚(公开身份校长)的教育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洛南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入党后,做党的通讯联络工作,后因党组织遭到破坏,被迫回到乡。建国后,于1949年12月重新入党。

目前,何宜臣故居尚存。麻坪镇云蒙山民俗馆有相关图片展。

(二)许旅,洛南第一支中共领导的军事武装

渭华起义是创建陕甘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开端。参加渭华起义的主力之一许权中旅,曾长期在洛南活动。

1928年1月17日,许旅(隶属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移驻洛南县(三要、古城、寺坡、景村一带),下旬,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唐澍、谢子长等同志加强许旅党的领导,建立党委。2月,许旅党委指导在洛南三要成立团委,许旅扩编,在洛南鸡头关等地公开招兵,近800名当地青年加入。

许旅成立以刘志丹为组长的农村工作队,在三要15个村建立农民协会。在会仙台(今高耀镇会仙村)建立乡级农民协会(涉及今高耀镇和灵口镇),会员最多时1000多人,协会建立农民武装“锄头会”500余人(目前,会仙台农民协会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部队在三要、灵口等地帮助群众解决行路难等生产生活问题,现存有“许旅路”等历史遗迹。

3月,中共陕东区特委选派28名党、团员和农民运动骨干到许旅学习军事,4月下旬许旅营长张汉俊带领这支以党、团员为骨干发展起来的100多人的武装返回渭华地区。1928年5月初,渭华起义爆发,许旅派共产党员雷天祥率领教导营一部参加起义。1928年5月10日后,许旅各部在华县宣布起义,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刘志丹任军委主席、许权中任军事顾问兼骑兵分队长),在渭华一带形成红色政权割据局面。6月下旬起义失败,起义部队大部退到洛南县两岔河(今洛源镇)一带,总司令部移驻保安镇。许权中率200人在激战中退守蓝田县许家庙一带。7月1日,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率第二大队在保安镇救援第一大队的作战中壮烈牺牲。

目前,许旅在洛活动遗址保护完好。1989年3月,商洛地委、行署为唐澍烈士建造纪念碑。

正是早起许旅在洛南的革命活动播下了火种,让洛南人民了解了党的政治主张和工农武装,才使红二十五军长征到洛南,迅速得到发展。

水有源,树有根。渭华起义是继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在西北举行的唯一一次大型武装起义。正因为如此,许旅在洛南的斗争史由此而产生的红色文化资源,显得弥足珍贵。

(三)红26军,第一支转战洛南的红军

1932年12月,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在陕甘游击队的基础上在宜君县马兰成立。

1933年8月2日,刘志丹、汪峰率红26军大部进入洛南县两岔河一带,开展隐蔽斗争。同日,红二团团长王世泰率百人完成掩护任务后,从蓝天县马家楼一带转战至洛南县张家坪,战斗失利后转移到两岔河一带,转入隐蔽斗争,当月与当地民团建立统战关系,9月下旬部队化整为零、兵出秦岭,仅留王世泰等18名战士继续寻找刘志丹、汪峰,次日与刘志丹会合,随后了解到汪峰率部向蓝天县的葛牌镇转移并负伤。

1933年10月4日,刘志丹、王世泰等北返耀县照金根据地,至此,红26军主要领导人胜利归队,迅速恢复了建制。

目前,在洛南县洛源、保安、麻坪、永丰一带流传的红军故事、红军歌曲,都是这支红军队伍留下的。

(四)红三军,第一支在洛南公开活动的红军

1932年11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领下,分别从河南省卢氏县的梨树坪、木桐沟进入洛南县,在三要北司村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红军宗旨,三要镇水磨村韩凤来、灵口镇四岔村杨占山等青年农民加入红军(亲属后人健在)。次日,红3军进入商南县。

目前,红三军北司群众大会遗址尚存。

(五)红25军,第一支在洛南创建根据地的红军

红军时期,在洛南留存的红色文化遗迹遗存最多的是红25军。

1.红25军的历次整编

红二十五军是一支善打恶仗高度团结的部队,在历史上经历多次整编,都保持了这一风格。

1931年10月,红25军成立于安徽金寨麻埠(属鄂豫皖苏区)。1932年秋,主力随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1932年11月30日,奉命留守的红25军一部编成新的红25五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下辖红74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戴季英)、红75师(师长周希远、政治委员高敬亭)。

1933年9月间,红25军在演麻公路遭敌分割包围。红75师由吴焕先、戴季英率领突围到鄂东,仍保留红25军番号,红74师由徐海东率领,退回皖西重新组建红28军。1934年1月,红28军并入到红25军。

1934年,第二次组建的红28军,再次并入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不久,根据中央指示,红25军进行整编(军长程子华、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参谋长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郑位山)。

1934年11月,红25军奉命开始长征。1934年12月11日,经历长征途中最险恶的战斗——庾家河(时属洛南县,今属丹凤县)战斗之后,在洛南县蔡川(今属丹凤县)进行整编,撤销224团,充实225团,保留223和手枪团,共计2500人。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苏区,9月18日,与陕北的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 1937年,红15军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115师344旅一部,投入抗日战场。

如果以红25军整编历史为线索,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框架下,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在洛南县活动的三支主力红军的活动遗址和文化遗存,都应当纳入。

2.红25军在洛主要活动和遗址

1)红25军长征入陕第一关:铁锁关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依据中央指示决定红25军战略转移。11月16日,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率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一带出发,拟在桐柏山区、后定在伏牛山区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皆因不具备条件而放弃, 11月26日经过独树镇战斗(河南方城县境内许南公路附近。江泽民同志称之为“血战独树镇”,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等著名战例并列),一举突破敌军在河南的三道封锁线,于12月8日上午从豫陕交界的铁锁关(又名“箭杆岭”,洛南县高耀镇以东)进入洛南县。

2015年之前,铁锁关建有红25军长征入陕第一关纪念亭。目前,尚存一处张贴。

2)激战九泉山

1934年12月8日上午,红25军在鸡头关击溃洛南县保安团一个中队后,下午,先头部队抵达洛南县三要镇,主力临近九泉山(三要镇东南方向),处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险境地(此前,国民党陕军急调42师的248团、522团堵截红军),首先与国民党陕军248团第3营遭遇,在九泉山全歼来敌,取得全胜。

“九泉山”激战遗迹,保护完好, 1983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庾家河战斗

1934年12月9日,红25军主力抵达景村镇以南的庾家河(今属丹凤县)宿营,10日,召开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会议。会议期间,尾追红军的国民党60师突袭而来,会议被迫中断,红军全军投入战斗,这次恶战,红军力挽狂澜、打破全军覆没的危局,虽取得胜利,但付出沉重代价,伤亡100多人,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重伤,多名营团干部伤亡。

至此,25军以不足3000兵力,冲破20倍的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历时20多天,长驱1800公里,摆脱困境,胜利完成第一次战略转移,拉开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庾家河战斗遗址保护完好,建有纪念碑和烈士墓。目前,成为丹凤县的红色旅游景点。

4)庾家河会议

12月10日,在洛南县庾家河杨春荣药房召开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会议,虽被迫中断,但完成了会议任务。在省委书记邓宝珊的主持下,讨论在鄂豫陕边界地区(包括陕西省东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河南省西部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的问题,作出了《关于创建新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议草案》,同时决定将中共鄂豫皖省委改为中共鄂豫陕省委。为此,红二十五军坚决执行省委的决议,全力投入创建新苏区的斗争。

5)蔡川整训

庾家河战斗后当晚,在院长钱忠信带领下,红军医院全力抢救伤员,附近的乡医杨春荣、罗锦臣、罗锦文等拿出自家的药物参加抢救行动(罗锦文,洛南县高耀镇三条岭村人,在抗战期间组织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在八路军前方医院和八路军部队工作。罗锦文在八路军三五八旅夜以继日抢救伤员,积劳成疾,于1939年10月12日殉职)。

12月11日,红二十五军转移至洛南县蔡川(今属丹凤县),对部队进行整编,伤员隐蔽在蔡川、上庄坪一带群众家里养伤。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洛南群众保护红军伤员的故事。一周之后,红25五军转战郧西(湖北)、山阳、洛南、卢氏(河南)。12月28日,红25军各部再次进入洛南县三要、古城、景村等地,处决土豪恶绅7人,击溃当地民团,洛南县会仙台的吴开银、古城的陈福彩、景村的王志明、王德山等二三十名青年农民加入红军。

5)在洛南县成立中共商洛特委和陕南抗捐第一军

1934年12月29日,红25军占领景村镇,在车源村成立中共商洛特委(原手枪团政委宋兴国任书记)。以军手枪团二分队为骨干,吸收洛南当地青年农民300多人加入,组建陕南抗捐第一军(宋兴国兼政委,商县白洋淀刘实通、洛南县景村镇岳新明分别任正、副司令)。抗捐第一军在洛南、商州、丹凤周边战斗到1935年1月5日,全军失败,除30名富有战斗经验的原鄂豫皖老战士突围后,在丹凤孙家山一带坚持游击战,宋兴国以内余皆壮烈牺牲(上世纪,群众在洛南县蟒岭一带建“红军老祖庙”纪念)

6)攻克洛南县城

1935年4月18日,25军一部500人攻克洛南县城,县保安团受重创。当天,派出7路小分队追歼逃敌,宣传红军政策,洛南县老虎窑煤矿(今屯山煤矿一处矿井)30名工人集体参加红军。

25军军部移驻洛南县城文庙(18日-22日),颁布《关于商业政策的布告》(在长征途中,红军颁布的唯一的工商业经济政策)。(相关遗址和文物保存完好)。

4月19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在县城城隍庙召开群众大会,政委吴焕先讲话,宣传党的主张,号召人民闹翻身争自由。红军政治部演出《拉兵》、《纺线》等剧目。当晚,打开监狱,释放“抗捐犯”和无辜群众70人。4月23日,红军各部在县城集结后,从容开往洛南丹凤交界的蟒岭山区。

7)中共豫陕特委和豫陕游击师成立

25军主力撤离洛南县城后,政治部主任郑位山和副营长方声晋率二二五团三营八连在洛南县东部乡镇开展游击活动,以八连为骨干组建4个游击大队。

1935年5月初,中共豫陕特委豫陕游击师宣告成立。至6月下旬,游击师发展到400人,整编为4个大队。

1935年7月,获悉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并有北上动向的确切消息,中共鄂豫陕省委果断决定率红25军主力向陕北进发。1935年7月2日,红25军威逼西安,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有力的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的行动。9月抵达陕甘根据地。

8)中共鄂豫陕特委和红74师在洛南

1935年7月中旬,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25军主力北进后,留守陕南的党组织和红军部队坚持内线作战,联合组建中共鄂豫陕特委和红74师,一直在商洛坚持斗争至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才离开根据地。

74师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以商洛为中心,在鄂豫陕边界地区战斗,经历了5次大迂回作战,其中,3次在洛南县。

在第二次大迂回作战中,1936年1月,攻克宁陕县后突然挥师东进豫西,又迅疾西返洛南。

在第四次大迂回作战中,红74师化整为零,郑位山率领一团在洛南、蓝天等4个县的边界地区分散游击,于1936年8月22日集结,乔装打扮围歼两岔河(今洛源镇洛源街)民团,在石门镇陈涧村刷写“平均地权”等标语。

在第五次大迂回作战中,1936年11月下旬,陈先瑞等率领红74师一部,经河南灵宝进入洛南县陈耳(今寺耳镇),次日进入灵口镇。绕华山三个圈,相继在三要、石坡、石门、麻坪、保安、洛源等地开展游击战,选派手枪步兵团各一部50人登上华山张贴标语。后来,毛泽东同志接见陈先瑞时称赞说“中央红军东征,你们在那边闹华山,配合得好啊!”

以上七个方面的红军活动遗址遗存在洛南县保护完好。其中,五方面遗址纳入县级文物保护范围,目前,没有形成红色旅游景区。

二、抗战时期

(一)中共洛南支部,第一中共党组织在洛南成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

1938年8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派彭一民任中共商洛工委书记,周文斌为工委成员,负责组织工作,领导商洛的抗日救亡工作。当月,中共洛南支部在洛南县城北成立。

中共洛南支部成立时,日寇已侵入潼关,洛南成为抗日前哨。中共洛南支部直接领导洛南县民先队,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广泛宣传日寇侵华罪行,唤醒民众积极投身抗日洪流,积极向抗战前线将士募捐。

(二)早期中共党员、抗日县长郝兆先

郝兆先,安徽省潜山县人,1924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脱党。西安事变后,任许旅参议。1937年冬,经林伯渠介绍,认识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云甫,和中共建立了工作关系,后经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等人推荐,由孙蔚如委任洛南县长。上任前,请求“八办”给洛南选送一批革命同志,帮助领导抗日救亡运动。

到洛后,郝兆先在洛南体育场(现华阳剧院所在地)组织召开抗日救亡大会,在全省率先发起“一元献机”抗日捐献活动,所得捐献全部送往抗日前线。1938年3月,经“八办”联系,中共派陕西省抗日民族先锋队队员张养吾等人来洛,郝兆先委任张养吾为洛南县抗日救亡督察员、民教馆教官,江弘基为抗日救亡督察员,王希侠为抗日救亡宣传员,并把黄公坦、陈永晖、刘奇尘安排在县政府专职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暑期,省立商县中学中共地下党支部派共产党员王宏钧、民先队员屈必达等10余名洛南籍学生回洛南开展抗日宣传工作。郝兆先、黄宪之等发起成立了洛南县抗敌后援分会,积极配合民先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三)抗战烈士罗锦文

罗锦文,出生于 1914年,洛南县三条岭蟒岭沟人(今高耀镇三条岭村),1932年进入西安广仁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半工半读,后入股西安同仁医院,管理同仁医院中正街分诊所。1934年12月曾参加救治红25军伤员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时任西安同仁医院副院长的罗锦文,积极联络在西安上学的洛南籍青年崔海潮、吕书林等7人、外籍青年胡秀英等6人,成立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亲任队长,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安排下,1937年11月,率队开赴八路军在山西作战的抗日前线,投身抗日战场。1938年7月,担任八路军120师卫生处外科主任,因夜以继日工作,积劳成疾。1939年10月12日,在岚县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时,几次昏厥,坚持把手术做完后,在手术台前以身殉国。

(四)农民群众奋勇追杀侵略者

1940年6 月18日,日军轰炸机群轰炸陪都重庆后,在返回途中,一架敌机迫降洛南,敌飞行员弃机逃跑,在白洛乡杨村(现永丰镇杨村)洛河滩,被当地手持农具的群众奋勇追杀,当场打死3人、活捉3人。为了报复洛南人民,此后,日军连续三天对洛南县城狂轰滥炸,造成多人伤亡。

在永丰白洛一带流传的民谣,对这一段历史是这样讲述的:六月十八这一天,日本飞机炸四川。……贼机有个载跤乖,脖子底下挂了彩。慢慢走,慢慢磨,一路磨到白昶河。白昶河,两头尖,一跤摔落寥河滩。南山老汉七十七,急得忘了肚子饥,放下镰刀扛起锄,赶得要给娃报仇。年轻小伙肯逞能,手里提着捆麦绳。呼呼哨哨捉大虫……。

三、解放战争时期

(一)建立豫鄂陕根据地,洛南成为核心区(1946年7月-1947年2月)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悍然发起内战。1946年7月中旬,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主力突破重兵包围和层层封锁进入商洛。8月1日,中原部队1个营与陕南游击队2个中队合编为蓝(田)洛(南)支队,以蓝田、洛南边界区域为中心创建根据地。2日,李先念率中原部队主力,在留仙坪与陕南游击队巩德芳、薛兴军部会师,合编为3个分区(后设4个)。4日,李先念带一部电台率40多名同志,在洛南南部山区隐蔽,统一指挥创建根据地工作。8月初,河南军区黄林、闵学胜部进入洛南,在东北部山区开展游击战争。8月6日,蓝洛支队在胡河阎山(现四皓街道阎村)与商洛绥靖公署保安团遭遇,首战告捷。西进蓝田途中,相继在洛南县两岔河(洛源镇)、保安、黄龙铺(石门镇)和蓝田灞龙庙、厚子镇一带与敌激战。30日,二分区巩德芳、薛兴军部在古城马连滩创建古城游击支队。9月24日,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在丹凤成立豫鄂陕边区党委和豫鄂陕陕军区。

这一斗争时期,史称豫鄂陕根据地时期,当时,在洛南县及边境地区建立3个党工委和6个县委、县政府,洛南县内的红色区域覆盖7个区、23个乡,面积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0万,占豫鄂陕根据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豫鄂陕根据地中心区域之一。在洛南县发展地方游击队10多支,500多人(洛南有200多人参军)。1947年2月,主力北渡黄河休整,根据地形势恶化。

(二)建立豫陕鄂根据地,洛南成为巩固的游击区(1947年8月-1949年5月)

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1947年8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开辟陕南根据地”的指示,人民解放军多支部队南下,开展豫陕鄂革命根据地创建工作。9月16日,陕南工委成立,组建陕南独立团(郝世英任团长)。10月9日,陕南工委在峦庄(时属洛南),组建第一武工队(随后又组建第二、第三武工队)。1948年2月,又将第一、第二武工队合编为商洛武工队(队长蔡兴运、政委陈效真),在东西长400多里、南北宽200多里、包括洛南在内的商洛及周边区域建立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任志英率领商洛武工队第七区干队在洛南北部开展游击作战,建立民主政权。

(三)解放洛南

1948年11月1日,商洛武工队一部(第二、三连)和商洛根据地区干队(1、4、5区)进军洛南,当晚解放古城区(今古城镇)。

1949年5月上旬,驻洛南县国民党正规军仓惶西逃。24日,商洛武工队一部在官桥与国民党洛南自卫队40多人激战,俘获国民党洛南县长何逸梦、副县长杨有青。30日,商洛武工队和第七区干队占领洛南县城,宣告洛南县解放。

1949年6月6日,中共洛南县委、洛南县人民县政府在窑底乡周村(今城关街道周村)宣布成立,陈效真任县委书记(时任商洛武工队政委)、韩志勇任副书记、严敏任县长,何史挺任副县长。商洛武工队更名为洛南支队,蔡善杰(即:蔡兴运)任支队长,陈效真任政委。8日,县委、县政府机关移驻洛南县城。

在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时期,洛南县的红色历史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两面旗帜、四个高潮”。“ 一条主线”即:以武装斗争为主线;“两面旗帜”即:中共领导的许权中旅高举工农革命旗帜,红25军长征入陕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四个高潮”即:许权中旅领导洛南人民开展对土豪劣绅的斗争,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长征入陕创建以商洛(洛南)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中共洛南支部和抗日县长郝兆先领导洛南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原北路突围部队以商洛(洛南)为中心创建豫鄂陕、豫陕鄂革命根据。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103位共和国将军转战洛南,正史记载的有2000多名洛南儿女光荣参加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直接投入革命斗争的洛南人民达40余万。收入“陕西省英名录”的洛南烈士有197名。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时期

洛南红色历史

从建国初期(1949年10月)全面医治战争创伤,到过渡时期(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处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在这两个时期,洛南人民也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红色历史。

1.1949年11月20日-23日 洛南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2.1950年1月,洛南县人民县政府更名为洛南县人民政府。

3.1950年2月,洛南县各界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号召全县人民支援中朝战士和朝鲜难民。当年,全县有825人自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张三兴等58人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

4.1957年2月2日,洛南县尖角公社东方红高级合作社主任张学英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5. 洛惠渠工程建设,1958年9月开工,1959年12月16日全线通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洛南县洛惠渠工程是仅次于河南林县红旗渠的重大引水工程,1958年9月开工,1959年12月16日基本竣工,全线通水。红旗渠工程在决策前,河南林县曾到洛南县考察洛惠渠工程。

公元1958年, 在全国处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特殊时期,国民经济遭受挫折,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财力捉襟见肘、群众缺吃少穿的洛南县,在极端困难条件下, 3300多名洛南儿女用原始的钢钎铁锤,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凿和40里梁塬修筑出一条洛南亘古未有、商洛最大的水利工程——洛惠渠,解决了自古干旱的40里梁塬和洛南县城10多万人口的用水困难,使6万多亩旱地变成水田,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牺牲、敢于创造的壮丽凯歌。洛惠渠,浇灌着辽阔的土地,也浇灌着人们的心灵。

当年,洛南很穷。据《洛南县志》记载,当时,洛南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为183万元,而洛惠渠工程总投资为850万元。850万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曾担任洛南县洛惠渠管理处副主任的张刚算了一笔账:“那时候一个重体力活一天的工钱是0.12元。按这样的标准算,850万元应该相当于现在的8.6亿元,还要多。”

当年,全国各地都在“大炼钢铁”和“放卫星”。

那么,洛惠渠这一红色历史蕴含的红色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自力更生、赶快奋斗,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定力。

6.1959年,洛南县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杨正芳(永丰镇张村人)达到一级驾驶员水平,1960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66年3月,洛南县成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县之一。1965年2月,国营华电材料厂迁入洛南县尖角公社樊湾大队。4月,东风医院(1982年更名为电子工业部406医院)、国营南云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宏星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华达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华南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华电无线电器材厂等5个军工企业迁入洛南县太平公社。1966年初,中央召开的西北“三线”建设工作会议上,洛南县被确定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县之一。

云蒙山人工造林工程

云蒙山,秦岭在洛南耸起的第二大高峰,主峰有一处山洞,暗泉涌动的回音似朗朗读书声,因而又得名“书堂山”。在建国初期,只有山顶有不到5000亩的原始林区,密布着栎林和灌木,其它地方全是杂草丛生的荒坡,每遇暴雨,山洪暴发,伴随山体坍塌和泥石流灾害。经过六十多年的植树造林,云蒙山才变成今天的青山绿水,所看到的油松林,几乎全是人工造林。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56年全国掀起植树造林运动。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县委、县政府做出“要让秦岭献宝,要让蟒岭换装”的战略决策,把绿化云蒙山作为植树造林运动的一号工程,拉开了绿化荒山、美化家园的序幕。

1958年成立洛南县书堂山林场(最初称“洛南县林场”,古城林场成立时更名),总部设在位于半山腰的庙宇内。从1958年到1961年,在云蒙山大面积营造核桃林,以失败告终。1962年1月,省林业厅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省林业调查设计院提出“立地条件差,不宜发展核桃,应调整经营方向,以发展油松为主”的具体意见,围绕建设“生态经营型林场”的发展方向和定位,进行了长远规划和技术设计。此后,洛南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55年艰苦卓绝的建设,营造油松林7万余亩,建成今天的书堂山国有林区。

从创办之初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书堂山林场的核心任务是荒山绿化,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同时探索经济林造林。主要采取组建“林建团”,由林场统一安排,在国有林区集中造林,参加劳动的群众吃饭由林场负担,凭“工分”介绍在原生产队获得报酬。同时,林场统一规划,提供技术支持,指导云蒙山区域内的村、组,开展造林运动,在各自集体林地造林。这一时期,云蒙山的主峰书堂山全部绿化,云蒙山区域基本绿化到位。

那时,温饱问题尚未解决,造林工作十分艰辛,虽说场部设在山腰的庙宇中,但仅仅只能提供做饭。在那里造林,就在那里育苗,在那里搭建窝棚,从事育苗的林场工人吃住在那里,还要从山下挑水浇灌苗圃。苗子育好了,造林人就驻扎在那里,就近住在山洞或草棚中,吃饭吃的是洋芋糊堂和野草,在傍晚,组织学习毛主席语录。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新世纪,为了适应土地承包责任制,书堂山林场主要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开展造林营林工作。即:林场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监管,把工程造林承包给村、组和农户。这一时期,较好地完成生态林建设任务。

改革开放后,书堂山林场坚持“以林为主,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探索形成“国社合作造林”模式,推进以云蒙山为核心的周边区域的林业资源建设步入快车道。

“国社合作造林”模式,即:集体或个人出坡权,负责出劳施工和联管,林场出资金和技术,负责组织营造和联管,明确责权利,实行联营联管;林权共有,收益分成,林木主产品大头归林场,小头归集体或个人,林副产品大头归集体或个人,小头归林场。把林场的技术优势和群众的林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统筹起来,加快全域绿化步伐,扩大经营 规模,提高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建设水平。

书堂山林场经过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在推进生态建设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云蒙山广大区域把“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变成现实。

(依据“洛南县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课题组研究成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