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脱贫攻坚 正文
窄屏浏览

再品农家饭 难忘扶贫情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19-12-19 作者:刘宏伟 发布人:政协办 浏览次数: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儿时农村铁锅柴灶农家饭的味道,早已融入到了的骨子里

2018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从县政协机关派到石坡镇石羊村作为驻村干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时驻村的还有单位另外两位同样来自农村的同事。

驻村扶贫工作任务重、条件艰苦,为了让大家安心驻村,不为做饭分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单位领导和村干部的全力支持下,经过简单筹备,我们在村上成立了“机关食堂”。

我们的食堂虽然简陋,但却五脏俱全。

走进村委会大院,一眼就能看到台阶上整整齐齐地摞着破柴的灶房。大约十平方米的房间隔出了伙房和餐厅,灶台上一大一小两口铁锅、一个电炒锅,再买些瓢盆碗筷、柴米油盐和一套简易餐桌,食堂就开张了。灶上最值钱的设备,就是单位买的一台微型压面机。 

平常上灶的除驻村工作队3人外,还有离家远的村干部和偶而遇到饭点的县、镇下乡干部。至于伙食费,我们有专人记账清算,用流行的话说,就是“AA制”。

说是“机关食堂”,其实伙食和村里人一样简单,同样保持着农村一日两餐的习惯。

早饭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稀饭、馒头,一盆农村传统腌制的酸菜或咸菜,外加一碗辣子,偶而来一碗白菜烩豆腐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午饭通常以面食为主,油泼面、酸菜面、烩面、糢糊面。十天半月也会割几斤肉,吃一顿米饭打打牙祭。饭菜简单,但味道可口。

铁锅里用柴火熬的稀饭、蒸的馒头、煮的饭菜吃起来就是不一样,有煤、电永远烧不出的味道。

做饭的是村委会附近一位大姐,虽不是“大厨”,但她心地善良、手脚麻利、能吃苦,简单的食材经过她的巧手,总能让人吃得滋滋润润、舒舒服服。她家里负担重、农活多,却总是想方设法让大家吃上热热乎乎、干净可口的饭菜。办灶至今,她坚持自己动手蒸馍或烙饼,因为条件简陋,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偶而由于不便,灶上少油缺盐的时候,她就从家里拿些米、面、菜,让人感觉到大姐的真诚厚道。一句话,绝对不会让大家饿肚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气灶、电磁炉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但铁锅柴火灶仍然是农村人居家过日子的标配,谁都难以舍弃自己家的那口全能的大铁锅,蒸、煮、炖、炒、烙、炸,样样精通,只有大铁锅才能做出家的味道。那一缕缕炊烟和大铁锅升腾出的热气承载着乡民们世世代代的生机和希望。 

时间可以改变容颜,却改变不了情怀,铁锅柴火灶做出的农家饭,总是让人回味悠长。正是因为这一口体贴可口的铁锅饭,才使得我们安心驻村、安心工作。

两年的农村生活,虽然清苦,但我却品尝到了地地道道铁锅柴灶农家饭的味道,品尝到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尤其是吃着朴实地村民们送来的瓜果蔬菜,我们更是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集体生活丰富多彩,大灶上美滋美味的饭菜,滋润的不仅是肠胃,更是我们的心。铁锅柴灶农家饭让我收获了一段难得的经历,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大山里淳朴的村民

(洛南政协办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