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议政建言 正文
窄屏浏览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在政协洛南县九届二次全会上的发言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18-02-23 作者:政协办 发布人:政协办 浏览次数:
 

县政协委员、县医院内科主任 张天峰

201825日)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单位紧密配合和全县人民的鼎力支持下,我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2016年以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加强,医患关系不断融洽,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日益增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创造了经验。

借此机会,我重点谈谈如何进一步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引向深入的问题。

一、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从抓好基础工作入手

近年来,我县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抓好八方面的基础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带动基层医疗服务改革的经验,今后应继续发扬光大。

一是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在全县公立医院改革领导体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行院务会议讨论、理事会审批,日常工作接受医院监督委员会监管,稳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制。

二是落实财政保障政策。继续执行县财政对县级公立医院在编在岗人员基本工资分类保障的相关政策规定,按县医院70%,中医医院100%,妇保院预防保健人员全额工资、医疗人员基本工资100%的标准,把基本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三是强化基本药物使用。落实药品“三统一”管理零差率销售补偿政策的同时,县级公立医院必须强制使用基本药物,确保使用率和销售率分别达到70%50%以上。

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科学的用人机制;强化绩效考核,严格奖惩,调动职工积极性;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强化医技专业队伍建设。近几年,我县累计招聘医学本科生180人,招聘定向免费医学生12人,县级医院培训骨干医师54人,为提升全县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支撑,今后,仍需加强。

五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在省市三甲医院与县级公立医院之间、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加快医联体建设步伐,同步构建“1+1+1+1”四级医联体模式,推动医联体内部完善上下转诊机制。特别是确立、编制、公示县级公立医院疾病诊疗目录,患者转诊按照医生建议、患者选择、逐级转诊、合理就诊的原则,确保双向转诊的连续性、便捷性和安全性。逐步拉大不同等级医院合疗报销比例差距,引导患者优先就近就低就诊,对不规范转诊者,合疗报销比例降低30%,起付线叠加计算,通过改革合疗制度,提高县域内就诊率。

六是加快一体化建设。率先在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与古城、永丰、石门三个镇卫生院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实行“人员、财务财产、业务”三统一管理,加大对镇卫生院“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的指导支持,明显提高了服务能力。今后,应切实加大县、镇两级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力度。

七是推进价格改革。县医院实施以“五升三降两取消”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患者就医负担平均降低16%。今后,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八是推进信息化建设。近三年,我县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县医院、中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及三个县级公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应用项目,医院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今后,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力争实行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单位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从抓好薄弱环节破题

虽然,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下一步深化改革,应首先从三方面破题。

一是破解投入不足的难题。近十年,县级医院的发展主要靠自负盈亏,目前,全国大多数县级公立医院处于举债运行、举步维艰的境地,基础设施滞后、设备超期服役、资金短缺、精尖人才流失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程度出现为生存而经营的恶劣现象,既影响了医疗质量,又增加了患者负担。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强化医疗服务事业的公益性,彻底走出市场化的危机,切实加大对各级医疗服务单位的投入。

二是破解编制严重不足的难题。县级公立医院诊疗人次逐年增加,但床位及人员编制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综合服务人才匮乏、住院床位紧张、一线同志超负荷工作等问题。目前,只能依靠聘用、借调等方式缓解燃眉之急。超负荷工作,不仅对职工身心健康和医疗安全形成潜在风险,而且极易诱发医患纠纷;岗位设置不足,导致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难以及时聘任,既影响工作积极性,又造成人才的流失。

三是破解“三医联动”执行不力的难题。“医保、医疗、医药”能否统筹协调、同心同向,是当前和今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三驾马车。从理论上讲,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但在实践上,各有各的“小九九”。管招标的不管采购、管采购的不管价格、管价格的不管报销、管报销的不管采购,管医疗的更不管招标、采购、价格、报销,恰好是与患者关系最直接的医院,在这些方面是不具备话语权的,从而导致药价虚高、过度医疗、优质资源稀缺、群众负担重等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从释放改革红利施策

任何改革,都必须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了进一步释放医改红利,今后,还应统筹推进五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健康教育,让群众“少生疾病”。充分发挥卫生、教育、民政、财政等多方优势,全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建设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广大群众提供医养融合、预防保健、健康档案、远程会诊等服务。对慢性病、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行县级公立医院医生“一对一”签约服务。

二是完善医疗服务,让群众“方便看病”。按照“强基层、建基础,保基本”的原则,完善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切实落实好“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等制度。加大政府投入,从根本上切断公立医院逐利行为,还原医者仁心的本真。

三是加大医保力度,让群众“看得起病”。整合相关职能,加快推进“三医联动”。实施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完善药品采购目录阳光遴选机制,完善药品带量采购激励机制,鼓励公立医院在省级平台挂网价格基础上进行谈判。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实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促进医院按临床路径规范诊疗。加大对贫困人口等特殊、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力度,并逐步向全民免费参保过度。推行信息化手段,加大对门诊报销和住院费用的管控力度。对大病患者及慢病患者门诊医疗报销实施特殊保障政策,最大限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四是提升医疗水平,让群众“看得好病”。大力推行医联体、医共体、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公立医院及县镇、镇村一体化等改革举措,通过建立对口支援服务,使省级三级医院的人才资源等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惠泽县域,提升县级公立医院诊疗水平和影响力,实现90%的病人在县域就医。同时,在县域内建立医共体,依托县级公立医院实现对镇卫生院完全托管,成立影像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信息化管理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人、财、物、事统一管理,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实现50%的病人在镇内就医。

五是强化政治站位,让群众“相信医生”。重塑“白衣天使”形象,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贯穿到医疗体制改革的始终。

总之,要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在首要地位,把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放在根本位置,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深化的全部工作中去。驰而不息,坚持抓铁有痕精神推进改革;强优补短,坚持问题导向思想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