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是包括小学和中学教育在内的普通教育,它在整个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备受社会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全民整体素质。特别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召开全县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意见》,为重振洛南教育大县雄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如今,我们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变革而没有定格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现实的要求需要我们考取更多的大学生,应试教育正大行其道。在这二难选择中,我县基础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在此我就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分析并提一点个人看法和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校(园)长素质差参不齐,决定了办学效益难以赢得社会认可。目前,全县现有各类学校116所,其中省级示范高中1所,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7所,九年制学校5所,小学88所(其中中心小学16所、完小71所、县直1所);教学点93个,幼儿园92所(其中民办园21所)。在校学生58328人(其中高中8840人、职中3487人、初中11230人、小学21642人,在园幼儿13129人),教职工4988人。校(园)长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一是个别校(园)长办学思路不清。对学校的发展没有长远规划,心里没谱,手里没劲。在新常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方法、积极作为,干事畏手畏脚,对学校管理不尽心,对教学工作不用心,对教育政策领会不深,贯彻落实不到位,缺乏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意识,致使自己丧失了对教学工作的指挥权和发言权。二是部分校(园)长教学管理理念滞后。对教学管理重领导,轻技巧。习惯用行政支援教学,强调权威性和强制性,缺少对教学的专业性指导,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教学安排任我行,不能知人善用,人尽其才,造成“行政为主,教学为辅”本末倒置的现象,极大挫伤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教师重使用、轻培养,管理过程中缺失人文关怀,对教师讲马列主义,对自己讲自由主义,没有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和教师团队战斗力。三是有的校(园)长工作方式不当。家长作风严重,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不能广开言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缺乏民主意识,搞得班子内部不和睦、教师之间不团结、学校风气不正。四是有的校(园)长责任意识不强。不敢担当、不会担当、不想担当、不愿担当,心浮气躁,作风漂浮,对学校管理不思考、不研究、不精细,与老师、学生不交流、不沟通,遇到歪风邪气不整治,动辄摞挑子,更谈不上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思路。
(二)各类教育创建工作滞后,教育质量徘徊不前。全市开展的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高普九”创建和省级“双高双普”、教育强县及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活动,山阳县完成了4个层次教育创建,商南县、柞水县、丹凤县完成了3个层次教育创建,镇安县完成了2个层次教育创建,商州完成了1个层次教育创建。我县于2013年启动了省级“双高双普”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拖了全市工作后腿。校点布局调整力度和幅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普通高中校点调整不到位,农村中小学校点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校点数量偏少,特别是公办小学和幼儿园优质资源严重短缺,城区学校大班额及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难以配置。2015年我县初中毕业学生考试报考人数3458人,全市平均总分408.8分,洛南378.0分、山阳408.3分、丹凤432.3分、商南443.8分、镇安451.6分、柞水475.1分、商州373.4分。500分以上全市4064人,洛南463人、山阳712人、丹凤446人、商南641人、镇安728人、柞水399人、商州675人。考试人数我县比商南多出1640人,比镇安多1320人,而500分却比商南少178人、比镇安少265人。高考二本上线率、二本线以上人数万人比、中考人均成绩以及500分以上学生人数均处于全市中下游水平。永丰中学初中部、灵口中学、洛源中学、眉底中学、寺坡中学等规模较大学校质量连续三年处于中下水平,一定程度影响了全县质量。全县小学教学发展也不平衡,镇办(校)质量悬殊较大。
(三)小学教师缺员,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全县小学教师老龄化,缺员现象比较严重。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县城镇小学教师中51-60岁人数占18.75%,农村小学教师中51-60岁人数占28.44%,边远山区表现更为突出。老同志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体力欠佳、行动迟缓,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代课教师及边远镇学校补充的特岗教师,虽属师范学校毕业,但其专业思想不稳固,专业知识欠缺,教学能力不能令人满意。部分中青年同志通过业余进修,提高了学历,但教学方法没有起色,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不出科学的评价,甚或做出错误的解释。教师不能迫切的从自身工作需要去钻研业务,业务学习显得盲目被动。二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观点、关键词句都不熟悉、不理解、不掌握。高效课堂改革已在全县推行三年,但仍有不少学校校长、教师不愿接受、不愿落实。原因是传统教法轻车熟路,省时省力。而课改要投入精力,耗费财力,见效缓慢,工作得过且过。在教材研究、教法研究、精选练习重点工作上投入精力不够,新课程意识淡薄,教法陈旧单调,师生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活力,能动性被压抑,机械接受,学习兴趣不浓,教师的讲解变不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不到一课一得、一课多得,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三是校长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得不够实。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保持长盛不衰的决定因素。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一流的品牌学校,再超前的学校规划,没有教师的主动探究和创造精神,都是空的。强化师德教育和考核管理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有效,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的渠道和平台还十分有限。推进校本研修、开展课例研究、案例研究、课题研究还没有真抓真干,刀下见菜。优秀教师、名师的成长进步还没有激发起其他教师的同频共振。
(四)网络侵袭校园“净土”,学校内涵发展滞后,学生上进心不强。学生普遍迷恋网络世界,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县城、集镇网吧专为中小学生而开,家长为学生配备的方便联系的手机,实际成为学生游历网络世界的工具,导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在意识形态很难植根于中小学生的脑中、心中。校园文化内化不足,师生行为习惯养成欠佳,规范办学意识不强,素质教育实施不够深入广泛。学生普遍存在懒于动脑,不深入思考,懒于动手,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安于现状,盲目乐观,对现有的成绩沾沾自喜,不狠下功夫;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希望,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学习差、纪律差,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影响了其它同学。
(五)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双高双普”创建工作面临很多困难。2013年启动省级“双高双普”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以来,县级财政每年投资2400万元用于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但洛南的创建工作预计投入资金7.29亿元,目前一、二期建设47所中小学校项目投入1.2亿元;2016年三期39所中小学及10所幼儿园项目预计资金投入4.2亿元,其中项目资金及政府投入0.7亿元,学校自筹0.5亿元,资金缺口共计4.9亿元左右。同时,陕西师范大学洛南中学(洛南县第二高级中学)、石坡中学、景村中学、保安镇中心小学等教育重点项目上级资金支持较少。洛南要在2017年接受省上达标验收,还有很多困难。
综上所述,如果这些困难和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强基固本,着力打造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教育家校长。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的中枢,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高质量、促进发展是校长的职责。校长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班子团队作用,统一教师思想行动,建设良好校风学风,优化学校育人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出新时代教育家校长,做有目标、有追求的校长,做有思想、有理念的校长,做有担当、有作为的校长。应该追求并达到两种境界:即带出一所好学校,实践“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构建好的学校文化,做到好校长走了好学校还在。要努力使学校充满思想、充满灵性、充满创意,使全校师生充满激情和创意地从事教与学,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要不断完善校长选拔、培养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懂教育、善管理的校长队伍,要大力支持爱教育、懂教育的校长终身从事教育事业,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探求,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努力造就一批名校长和一批有影响的教育家。启动骨干校长培养成长计划,每年评选一批优秀校长、知名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推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二)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师德高尚育人有方的高素质教师。立德树人是提高质量的政治要求。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坚定不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要以“文明校园”建设为重要抓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气节、骨气和底气。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校长要创设让教师不断学习提高的机制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要抢抓“国培计划”机遇。各学校要深入推进校本研修,开展课例研究、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要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为基层培养一大批教学骨干,重点要在规范管理和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上下功夫,同时开展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培养,搭建更高平台,让优秀教师不断成长,发挥作用,真正用名师支撑名校,促进质量提高。
(三)明确任务,着力加快“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进程。2016年全国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对我县优化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进程,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巨大的压力。一是县政府在政策、资金投入上对教育工作要给予倾斜和保障,确保“双高双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二是县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向上级对口部门争取教育项目和资金,算好任务、时间帐,倒排工期,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陕西师范大学洛南中学等教育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支持洛南教育事业。同时,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弥补我县公办教育资源之不足。四是实施效能管理,在“学校苦管、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校管理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在“精细管理”过程中提升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
(四)促进公平,着力实施精准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教育公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让他们有现实获得感,使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竭尽所能,带着感情,用心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各自努力,做到扶贫先扶智。在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方面,坚持应帮尽帮、该补则补,确保帮扶不遗漏,资助不冒领。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强化学生监护人的责任,构建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要加快改造薄弱学校。优化学校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实现区域内校际资源均衡配置。要积极应对教师老龄化问题,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彰显教育公平。
(五)依法治教,着力构建有效支撑质量提升的教育治理体系。政府要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教育部门要回应学校办学需求,从学校反映最多、师生愿望最迫切的事做起,在教育教学指导、质量监测评估诊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实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执法部门要依法规范网吧经营行为。要依法治校,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不断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四风”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