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洛南封子山及其庙会的传说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19-10-15 作者:吕三运 发布人:政协办 浏览次数:

洛南县城东四公里处的城关镇官桥野里村,有一座山名叫封子山,古代也叫峰陵山,长约500米,海拔1064米,孤峰突兀尖圆,南北走向,傲然独立无依,石质山体,其上土壤肥沃,此地三面山峦环绕,一面面向洛河,自然环境优雅,景色清新宜人。山上怪石嶙峋,树木丛林密布,富含负氧离子,是个天然氧吧,更是理想的避暑、休闲、观光、旅游胜地。登上山顶,可东望天平山,西观馒头山,南睹兑山,北览云蒙山;又可东瞰陶岭风光,西赏洛南县城,南看丰陵美景,北眺洛河清流。自古以来它还是县城附近有名的庙会活动场所,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五、六日为其庙会的吉日。关于该山的来历与我国陶器的发明者封子有关。当地流传着他在这里创制陶器造福于民,为陶瓷事业执着追求、壮烈牺牲的动人故事,至今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封子,是轩辕黄帝之臣,远古东夷民族的英雄。据说,当年,封子带着族人来到华阳一带。这里依山临水,风景秀丽,林木繁茂,气候温和,是先民们居住的理想之地。山上有采摘不完的野果,水中有捕捞不尽的鱼虾,山坡和丘塬上有采集不完的野稷、野麦和鲜嫩的野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丰衣足食是有保证的。

所到之处,封子都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再加上敢于担当,爱民如子,自然受到了人们的拥戴。因此,一到峰陵山地区定居下来之后,洛河流域的几个部落就一致推举他为部落联盟首领。

封子十分关心大家的衣食住行。很长一段时间,他为人们的吃饭问题在苦思冥想。那时,燧人氏钻木取火,先民们已经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生活,但是缺乏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具,生活仍然非常困难。因为没有煮饭的锅、鬲,人们只能把兽肉、鱼蟹架在火上烤,或者埋进火堆里烧;由于没有喝水的碗、盆,人们只能到河边双手掬水而饮,或者用宽大的树叶盛水喝。更令人忧心的是,老人和孩子到远处喝水,时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人们生命安全时时受到威胁。

有一天,封子从洛河里抓了几条大鱼,高兴地回到河岸边架火烘烤,准备美美地饱餐一顿。忽然,几位年轻人跑来报告,说是峰陵山脚下的两个小部落,因为争夺狩猎势力范围而发生了争斗,必须马上赶去处理。封子二话没说,在河岸边顺手挖了几把淤泥,将鱼包了包,扔在火堆里就匆匆离开了。

几天后,封子回到家里,感觉有点饿,这才想起放在火堆边烘烤的那几条鱼,便连忙走到河岸边扒开火堆,只见几个橘红色的鱼形泥球,已完全变硬,手敲起来“当、当、当”地响。封子连忙敲开了一端,只见里边的鱼早已成了灰烬,裹鱼的“泥壳儿”却十分可爱,也挺结实。他忽然灵机一动,试探着用它舀些河水,发现“泥壳儿”不渗不漏,他不禁欣喜若狂,大声叫好。之后,他反复倒掉,再舀;再倒,再舀,一连试了好多次,发现“泥壳儿”依然如故。当即,封子在峰陵山头堆起狼粪,点起烽火,召集各部落首领聚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尝试专门烧制“泥壳儿”用作生活用具。随后,封子从下属各部落中挑选了几位心灵手巧的小伙子,亲自带领他们一起烧制各种形状的陶器。不久,他领导的兑山、石坡、石门、保安、洛源、灵峪口等部落都用上了橘红色的人面陶俑壶、陶盘、陶盆、陶罐、泥质鼎、陶钵等。

从此,人们煮饭,有了结实耐用的锅、鬲;吃饭喝水,有了美观耐用的钵、盂;存放五谷杂粮,有了既可防潮又能防鼠的缸、瓮。大家一致把这种烧制的泥质器皿称之为“陶器”。同时,人们还在这些器皿上刻上鱼、人面等图形,以纪念封子的发明之功。不久,远近很多部落纷纷派人来学习制陶技术,封子一时间名闻遐迩。到了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轩辕黄帝听说后,带领仓颉等近臣,专程赶到峰陵山,并当场任命封子为“诸夏之族”的陶正,专门负责协调各部落的陶器生产,造福天下。从那以后,封子对工作尽职尽责,夜以继日地协调各部落进行陶器生产,呕心沥血地钻研制陶技术。他发现各地生产的陶器,多数质量不如峰陵山一带的陶器坚硬美观,决心扩大自己部落的陶器生产。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思冥想,他也没有想出好办法。这天,他在峰陵山坡,遇见几个小伙子在一个洞口熏烧野兽受到了启发,灵机一动,想起了用窑烧制陶器的办法。经过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烧窑制陶法”终于成功了。烧窑制陶解决了陶器的批量生产问题,满足了附近各部落对陶器的需求。不久,封子又发现泥质橘红色陶器既硬又脆,在烧水煮饭时经常炸裂。为此,他不停探索,在做工上要求更加精益求精,但百思不得其解,始终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一天,神农氏从神农山来到峰陵山,和封子进行了倾心交谈。原来,神农氏不仅精于农耕,精于中草药,早年也烧制过陶器。

神农氏听了封子的述说之后,笑着告诉他,纯黏土的坯只能烧制红陶,红陶既脆又硬,容易炸裂。如果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细沙,再提高火的温度,就能够烧出灰陶或黑陶,就不易炸裂了。第二天,他们两人一起装窑,一起封窑,一起点火。神农氏还告诉封子,烧制黑陶,要做到“火分五彩,烟分五色”。所谓“火分五彩”,就是说在烧窑的过程中,火要有小火、大火、旺火、猛火、烈火之分;火有大小,自然就“烟分五色”,有轻烟、白烟、灰烟、黑烟、浓烟的区别了。“当年,我也只悄悄地试着烧了一窑,后来因为实在太忙,就顾不上这些了。”说到这里,神农氏连连摇头叹息。当晚,两个人守在窑前促膝长谈,直到鸡叫三遍,朝霞满天。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早饭时分,几匹骏马奔驰而来,来人告诉神农氏,说是轩辕黄帝让他立刻率领各部落大军赶往涿鹿,一起合围歼灭蚩尤。

神农氏二话没说,立即跃上一匹骏马,又回过头对封子意味深长地说:“好兄弟,要烧成黑陶很难啊!实在不行,只有祭窑了!”“祭窑?”封子不由一怔。“祈求上天保佑,要用太牢、血肉之躯才能……”神农氏扬鞭纵马,飞驰而去。为了能够烧出能煮饭、炖肉又美观耐用、不炸不裂的黑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封子日日夜夜守在窑前,和窑工们一起精心烧窑。然而,无论如何添薪加柴,始终无法达到应有的温度,更别说“火分五彩,烟分五色”了,为此,他心急如焚。“祭天祈求上天保佑,要用太牢”。蓦然,封子想起了神农氏辞行时欲说还休的叮咛:“祭窑”、“血肉之躯”几个字眼,惊雷般地在耳边响起。这天,封子深情地遥望着那绿波荡漾的洛河水,又回头望望连绵起伏的蟒岭,然后大踏步向前,雷鸣般地大吼:“祭窑!”于是便纵身跃入窑内。霎时,窑内“轰”地一声巨响,绚丽的五色火焰喷薄而出,金光闪烁的烈焰中,仿佛有人在尽情舞蹈。人们惊呆了。一时间,窑前鸦雀无声。只有封子那大无畏的呐喊,在蟒岭山群峰之间回荡,越传越远。几天之后,晶莹剔透、美观耐用的黑陶出窑了。窑工们惊奇地发现了几十粒舍利般的彩珠,人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封子留给父老乡亲的纪念。在封子壮烈牺牲后的第七天,附近几十个部落的人们都赶来为他送葬,虔诚地把他的衣帽和彩珠一起安葬在峰陵山脚下。从此,华夏大地的习俗中就有了衣冠冢的先例,商洛山区的葬礼中有了“做七斋”的风俗。为了纪念封子,人们把这座用来烧制陶器的峰陵山叫做封子山,又在山顶建有封子庙,供奉为陶神,岁时祭拜。明朝时期,山上又修了关帝庙、娘娘庙和财神庙,历来香火旺盛,吸引着周围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们,前来求神保佑,祈儿求女、祈运求财,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