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商代文化重要据点:石门镇杨河村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19-01-21 作者:吕三运 发布人:政协办 浏览次数:

商代文化重要据点:石门镇杨河村

洛南县石门镇杨河村,自古以来远近驰名。村委会驻地,位于镇政府西北一公里处。据《洛南县地名志》记载“因该村位于石门河西,且杨姓居此早,故名。”全村有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耕地1924亩。这个村东临石门河,南接刘家村,西去可达麻坪镇,往北是连绵的山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山青水秀,土地平坦,旱涝保收。1938年3月出生,现年已81岁高龄的全国劳动模范尚双印先生,就是该村石家坪人。 最值得载入史册的是,2001年6月6日《商洛日报》迅:洛南县石门镇杨河村庙底村民在建房中挖出二件青铜器,地县考古工作者闻讯赶到现场,及时将散失在群众手中的文物收回。在对现场作进一步清理后证明,所出土的铜觚和铜斧出自同一墓葬。墓葬大部分已被挖毁,仅存宽1.2米,长0.8米的一段,二件铜器即幸存于这一段残墓中。铜斧首部呈钺形,有使用损痕,长方形銎口,口下有箍一周,箍下两面饰对称连体三角纹和小乳钉纹,双面刃、两侧有铸缝,长1·5厘米。铜觚器壁较薄,喇叭形口,颈下光素无纹,体型较粗矮,腹壁曲率较小。中腰外鼓,腹上下各饰圆圈纹一周,间饰细密云雷纹填底的对称饕餮纹两组,高圈足呈台阶状,足内圜底下鼓,足部饰细云雷夔目纹四组,以及饰对称的假十字缕孔,在觚的足内侧刻铸阴文“祖甲”儿子,铭末一字为族徽,铭文字槽平整,端严精工。觚高26厘米,口径20.3厘米。

此觚所呈现出的繁褥精细和以三层相叠表现主体饕餮纹,以宽厚突起的扉棱代作兽面鼻梁,已沦为一种形式的实而不透的假十字缕孔,并在器壁的隐蔽处刻铸简单铭文,都反映出盛行于商代晚期的显著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商代晚期青铜器铸造工艺发展的高度水平。商代墓葬在洛水上游的洛南为首次发现,说明商代文化在向西部扩展中,洛南一带无疑曾是商人或其分支居住的重要据点。 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由此可见,商代文物出土后,洛南县石门镇杨河村的历史文化是多么的厚重!(吕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