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洛 南 民 俗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18-11-27 作者:吕三运 发布人:政协办 浏览次数:

洛 南 民 俗

洛南位于华山之阳,东接河南卢氏和灵宝县,西临蓝田县,南同商州和丹凤相为邻,北靠关中。洛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河洛文化相当丰富。基于人口源流的不同,人们的个性及文化生活,既兼北方之粗犷,又融南方之灵秀,形成洛南人性格的特殊性和风土民俗的多样性。群众中流传有十里乡俗九不同。洛南风土民俗五彩缤纷,恣意汪洋。其个性特点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代代洛南人在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劳作和生活,养成了勤劳、淳厚、好客、互助友爱的个性特点。勤劳:洛南自古迄今,民皆以务农为生,靠农业谋生存。旧时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信息闭塞,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养成勤劳、吃苦的美德。

淳厚:洛南人在生活上长期满足于吃饱穿暖的水平。由于贫穷,养成缩衣节食的习惯。安贫乐道是其本质所在。史志记载: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居室简陋,不攀权贵。因而朴实、单纯、心直。 厚道:洛南人在经济往来、婚姻田土等方面有不顺心的事时,常以吃亏是福,能忍自安自慰。遇到吃亏事,经人劝解,一般少讼之于官。认为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因而,奉公守法,田粮赋税自觉缴纳。即庄家户纳了粮,便是自在王。也讲义气,恤近邻,严家教,乐耕读。还有不独子其子,不独亲其亲爱他老以己之老的传统美德。也有不堪凌辱,不畏强暴的特点。《乾隆洛南县志》记载有大批的烈女为保名节,以死相拼事迹。好客: 洛南人热情好客。客人上门,烟茶相待,招待客人的肉,是最新鲜的肉。公务人员下乡在农户家里吃饭,酒肉相待,酒足饭饱方可,较贫的人家,即使是咸菜、酸菜等也要拼够四个。群众中流传有伸手不打上门客的佳话。互助友爱:洛南人长期在田野耕种,习惯开荒,有一年不开荒,喝的稀糊汤之说。在这种单一耕作方式的情况下,他们自发组织十几人,几十人的互助班子,俗称搭班子等,养成亲邻相帮,团结互助的习惯。到了收种季节,事先一约,亲朋邻舍自带工具,今天帮这家,明天帮那家,有效地解决劳力、工具等缺乏的问题,做到不误农时,这种形式,早在宋代王禹偁的《畲田词》中就有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等等描述。还有的自发成立红钱会等,几家联合集资,解决婚丧嫁娶、喜事节礼缺钱和做买卖的资本。 衣裳方面,清代以前,男子穿长袍,袍长与脚面齐,下襟左右开衩,袍上边套大褂,高硬领,五道扣门,上系铜纽扣,腰间束丈二长的布腰带。居家和劳动,穿短衣,春秋冬三季还套对襟马褂。裤子为大裆裤,裤腿宽约一尺二寸,腰间束短腰带。读书人,取得童生资格的人戴翻边红缨帽。秀才饰铜钉子,一般庶民戴瓜瓢帽衬子,年轻者著红缨疙瘩,长者黑疙瘩,用丝线结成,脚穿白布袜,单、双鼻梁布鞋,扎丝织腿带子。袍子和内衣一律大襟,也叫撵襟子。颜色一般为蓝、深紫色。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提倡男穿对襟,两个兜,棉衣曰马褂,单衣曰褂子。职员、教师、学生穿单、棉同样的四个兜,称中山服。穿鞋几乎穿草鞋,只有逢年过节、办喜事、走亲戚,才穿家人做的布鞋。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直到改革开放前仍穿中山服,后普遍穿西服、夹克等。清代不分士农工商,男子蓄发留辫,劳动和晚寝时盘绕到头上,以求方便。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强制剪辫子、剃光头,公务员留短发。妇女穿衣,旧时不分单、棉。一律撵襟子,长度过膝,袖管较宽,衣领、下摆、袖口,都饰有丝织辫子、布扣环、铜扣,下身穿裙子。明代妇女始缠小脚,讲究三寸金莲。脚穿绣花鞋。直到民国中期,国民政府号召禁止缠小脚,才拼弃这一陋习。妇女衣着颜色,老年一般为青、蓝、紫色,裤头扎二寸宽绑带;年轻的大红大绿各色皆有,裤子皆为大管裤。妇女穿鞋比男子好,一般都穿自做的布鞋,比较讲究的,还在鞋头上扎上花。梳妆重在头上。未嫁女子,用红头绳扎辫子。出嫁后,辫子在脑后盘结成三四寸大的发盘,名曰有卷罩,卷罩是用丝线编成网子,网在卷发上。有银簪的叫簪发头,无银簪叫麻花头丝络络。有钱人家妇女卷上扎银首饰――银簪子、泡泡针、宝石针、颤花针等。女子从小就扎耳朵,带耳环、带手镯。有金、银、玉的不等。这种妆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除头发辫子和一律改成剪发头外,基本保持过去未变。现在的发型,形状各异,变化较大。旧中国由于绝大部分农民生活贫困,民间穿衣用布,基本上为妇女自纺、自织的土布。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妇女几乎完全摆脱了纺线、织布、自做自穿的针线活,穿用皆商品化,款式、花色亦呈多样性。在饮食上,五谷杂粮都有,以玉米杂粮为主。在旧中国,洛南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农民长期过着糠菜半年粮,半年去逃荒吃饭照影影,睡觉看星星的悲惨生活,正象群众中流传的进了洛南门,家家糊汤盆,盆里照见碗,碗里照见人。家家户户窝酸菜,下湖人搞淹菜、泡菜。一年到头,过大节,特别是过大年吃几顿白面馍和长面外,平时一天两顿都是洋芋湖汤和红薯糊汤。农民自慰说:洋芋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洛南农村人吃饭不论稀稠,吃差吃好,差不多都有黑白不等的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饮食发生了根本变化,家家粮满仓,白米细面成了家常便饭,并向小康生活迈进。住房上面,人们住房好坏、多少、大小,完全取决于富裕程度和经济条件,有钱的住瓦房,没钱的住草房,甚至有住茅庵、石洞的。石坡镇鞑子梁因条件所限,住石板房较为普遍。在建筑风格上,民宅一般都三檩二椽,少数有钱的盖五檩四椽,大门楼,四合院。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村住房条件已发生了大的变化,草房、茅庵、石洞早已不存在,盖新房、住楼房的处处可见。行路时,千百年来,农民走亲戚,串门子,上集做生意,走长路,靠一双大脚板。交通靠走。只有在成亲时坐花桥、骑大马。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改善,交通发达,交通工具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为主。

生辰节礼方面是:洛南人对生辰甚为重视。婴儿有看三天、过十天、过二十天、过满月、过百天、过晬。中年人讲究过三十六、四十九,俗称门槛子。到这一天,家人用红布做成红裤带系在腰间,或用红布做成内衣穿上,意在消灾灭难;老年人讲究过六十大寿、七十大寿,表示祝贺。还有过七十三、八十四大寿的。主要因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认为这两个年龄是老年人的门槛子,大庆大贺,以免灾避难。过生辰日,穷苦人,无甚讲究,有钱人,大操大办,设大宴,前去祝贺的叫吃生日,送厚礼。给娃过晬,外婆家给送疆绳、银镯、银锁、银项圈。

过节日,一年十二个月,月月都有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百姓叫过年,全家团圆,吃年饭。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正月十五日,吃元霄。中和节:即二月二,百姓说是二月二龙抬头,预示掠蛰将到,预祝兴云雨,和万物。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史为纪念春秋晋人介子推。后演绎成祭祖坟。四月八本为佛教节,洛南人传为城隍生日,古有过城隍会,抬城隍像游街。端阳节:俗称端午,即五月五日。原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这天家家户户包粽子。后引深为饮雄黄酒,防毒虫入窍;给娃戴香包、花花绳,以示驱妖避邪、长命百岁。六月节:即六月六,在这一天吃凉面,女婿给丈人送(接上新粮,送新麦面馍),岳丈家给女婿赠扇子、草帽 、衣物,祝女儿女婿勤劳致富;另一说六月六晒丝绸,这天晒丝绸虫不蛀。 乞巧节:即七月七,为七夕,是纪念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中元节:即七月十五,民间为祭土地神,在庄稼地里插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彩色三角旗子。 中秋节:即八月十五。传说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把这天作为悲欢离合,花好月圆,亲人团聚的象征;也有说是元末张士诚起义,此日在月饼中夹纸条,上写八月十五杀鞑子以串联;还有当晚偷邻家葫芦、茄子、辣子送给没娃的,意味生儿育女。重阳节:即九月九,俗称老年节,祝贺老年人延年益寿,幸福康乐。十月一为寒衣节:俗称鬼节,当晚家家户户烧纸,为已故亲人送寒衣。相传农夫范喜良被迫修长城而死,其妻孟姜女万里送寒衣寻夫,哭倒长城。以后演变为民间围灰圈,用纸糊成棉衣烧化,为已故亲人送衣御寒冬。冬至:为十一月,过去宗族有地产,由本族人轮换过。到这月,主事人通知本族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家都去吃祖先,也是祭祖烧纸的日子。 腊八节:十二月称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为纪念先人创业之艰。也有以待孤寡老人过节之说。这天民间遍作腊八粥,人吃、喂家畜家禽,预示来年人畜兴旺。还往果树上抹,并念念有词树儿树儿吃腊八,来年结的圪瘩瘩。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传说灶神张魁,夫人高兰英是东厨司命的神,祭祀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下糊人叫过小年。意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夕: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日)叫过大年,户户换祖牌、贴对联、门神、年画,中午吃丰盛午餐,曰:团年饭。黄昏上坟送灯,晚上要炭红灯明,长夜守岁;长辈讲家史,计一年的得失,订来年发家计划。下湖人怕数典忘祖,仍保持固有堂号堂联。腊月三十白天吃斋(意为不忘祖上漂泊挨饿之苦),当夜不睡,称为熬年,直到除夕子时方祭祖聚餐。长辈过世三年内,年节每餐都在上席空位摆上碗筷、酒杯,由家长呼喊阿爸(阿母)过年了,回家喝酒吃饭,然后开席。 礼节 ,礼节在古代为人重视,大为提倡。

洛南礼节有婚礼、丧礼、朝祖礼等。每个礼都含有不同的规程和内容。明清到民国,男的都行叩头、作揖,女的行拜月礼(即双手于左腰前,身略蹲,低头),学生对老师行脱帽鞠躬或举手礼。现在通行鞠躬礼、握手礼。

婚丧礼节,婚俗上几千年间一直沿续着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婚女嫁,一般要经过撮合、相亲、订亲、行礼、结婚等程序。清末民初以前女的一般不出门。撮合,即男女双方在订婚前,由男方请媒人去女方说合,真所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事不成是媒不是媒,得跑两三回。以合字,无相克为先决条件。相亲,指男女两家合意,男到女家相亲,如若相中,男方邀女方择日看家。订亲,就是约定时间,由男方家长、族长和儿子,携带礼酒、礼肉、礼金、衣物,俗称四色礼,到女方家送彩礼,建立婚姻关系,虽不受法律保护,但无论一方,无正当理由不能废止婚约。行礼,男方给女方送去所讲的所有彩礼,女方设宴招待亲朋好友。

结婚,民间称娶媳妇,就是由男方发媒向女方送喜期(结婚日期)。正式迎亲这一天,新郎新娘从头到脚全换上新妆。富人家两顶轿,加上旗、牌、伞、扇、乐队等,到女方家迎亲,热闹非凡;穷人家只一顶轿,其它皆无。礼仪一毕,新娘上轿,娘家所陪嫁妆,随轿同行。到了男方家,男方设有天地祖宗神位大桌,桌上放有滕子斗,斗里装上粮食等物,然后新郎居左,新娘由男女双方各出率娘一人,打开轿帘扶着顶有红盖头的新娘下轿站右。这时由礼宾先生提着五谷斗(内盛谷节草、核桃、栗子、枣和五谷杂粮)边撒边喊:一撒五谷两路开,青龙白虎出会台;二撒五谷笑盈盈,穆柯寨上穆桂英;三撒五谷登科榜,辈辈皆出状元郎;五谷一撒金路开,有请新人回家来。也有这样喊:夫妻交拜入洞房,新郎双脚踩四方,天长地久儿满堂,后辈尽出状元郎。还有的喊:新娘到门前,四季保平安。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了门,四撒儿女一大群。喊毕拜堂,又唱: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四拜亲友,夫妻互拜,然后进入洞房,由表兄和姐夫将新郎新娘背到新房。晚上闹房,俗称耍新媳妇。三天后回门,新娘和丈夫到娘家回拜。新中国成立后,婚姻程序基本沿袭过去未变,所不同的是迎亲不坐轿,大都是步行,有条件的骑自行车、坐小汽车。

丧祭,老人去世,择日停放三五天,入棺入殓。儿女披麻戴孝,有钱人请人唱孝歌、乐队奏乐、孝子坐草铺守灵,不时烧纸钱举哀,择日下葬。下葬后,阴阳先生提五谷斗,边撒边喊,振振有词(内容为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吉利的话),孝子撩起衣襟接住撒的五谷,视为财宝,拿回家中存放。停放形式,土著人和本地人”人头朝门,脚朝里;下湖人”是脚朝门,头朝里。本地人之孝子盆要在神堂放三年,然后移放墓地。

陋习禁忌, 陋习一是安贫乐道思想严重,民间有打死不离老窝子,硬是守在家里过穷日子,不愿闯荡江湖去谋生。改革开放以来大为改变,出外打工的越来越多,劳务输出成为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门路;二是迷信思想严重,修庙造神闻风而动,不惜钱物,信神弄鬼;三是盖房、结婚、定坟地,请阴阳,看风水,选择黄道吉日,甚至算卦、算命等。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但禁而不止;四是重农轻商思想严重,民间流传有务农为吃穿,养鸡为油盐,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禁忌 这方面的规程特多,主要有:女儿出嫁,母亲不能出席吃宴;六月、腊月不订亲、不搬家;重孝子七天内不进他人家,三年内不结婚,不能给至亲拜年;夫妻到岳父母家或亲友家,晚上不能同室就寝,俗称宁让人停丧,不让人成双;过春节忌说不吉利的话;正月初一不扫地,怕把喜财扫跑了;长辈过世,忌说死了,只能说老了走了顾了他(她)了;产妇未满月,忌进他人家,误进者要赠三尺红布;出嫁女头一年忌回娘家吃年饭,怕穷了娘家;女子不能在娘家生孩子;正月初一不打水,不扫地;正月不剃头等等,但随着科技的普及,许多禁忌都慢慢的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