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云蒙山
洛南云蒙山又名:“书堂山”,为洛南群山之首。位于城北15公里,系秦岭支脉,高入云表,翠微横绕,萦回山头,故称“云蒙”。其主峰高1745米。清康熙(1662)建有庙宇,分祖师殿、圣母宫、玉皇殿、三清殿、关岳祠。殿堂依山而建,庙院随殿而设。南岩下有水帘洞,悬岩间有土地庙,古庙在松柏掩映下,与大自然融合一体,浑若天造地设,分外妖娆、幽静、典雅,远近闻名。
书堂山上奇异的文化古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神话人物神农雨师赤松子曾游于此。鬼谷子王禅曾于山上结庐授徒,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皆上山拜其为师,都成为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做出了勤王强国的一番大业。相传,沉香劈山救母前,就在此山中习武,练好本领后,才奔赴华山,大战舅父杨二郎,最终劈山就出母亲。据载,汉张良兴汉灭秦辅弼刘邦称帝建国,功成思退,避谷归山隐居一度;明真人孙碧云曾在山上进行藏修,道行很高。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1403-1424)曾下诏接见并赐给他以袍笏,仍让回云蒙山,在山南万寿宫中挂锡,羽化后,墓葬在万寿宫西侧的鹿家沟,迄今庙存基在、迹往名留,万寿宫已列入洛南县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地方志《雍胜略》载有这样一个故事:书堂山后有二洞,一日有一个打猎的人追鹿到洞前,听到洞中有仙乐惊耳,夹有琅琅书声,猎人意在追鹿,不暇顾及,却见另一洞口桃花盛开,因思时值寒天雨雪,而桃花似锦,烂漫如春,殊属奇异,便以刀刻桃树为记。次日往寻其处,满山树木尽皆带有刀痕,而读书之洞亦无从得知,于是名其由为“书堂山。”
书堂山,尚有不少名胜。“云蒙观华”、“书堂雪花”皆为胜景。每当天朗气清,旭日初升的黎明,站在山头,举目北望,纵目秦岭天外,望见华岳的朝阳、落雁、莲花三峰险峻层峦、名胜景观历历在目,使人顿觉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初春季节,山上大雪弥漫,千峰万树,一片皆白,“乾坤一色净无尘,放眼遥看处处新。”山下却是桃花盛开,春色异常迷人。古庙山门对联所书:“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书堂宛在,洞门犹现雪中花。”正是这两大景观的生动写照。古今游客诗人,有不少盛赞书堂的诗篇。如清代山东即墨县令张琛有《登书堂山》一诗:“此山多隐者,处处烟岚横。但觉书声度,更无人迹行。苔眠自鹿伏,雪映绎桃生。寻入碧云路,不知秦晋名”。全诗热情洋溢盛赞书堂山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至今每年三月游春,和重阳佳节登高,游览者颇不乏人。人们登上山顶,北望秦岭,群峰如翠屏环列,芙蓉插云;东瞰洛水浩荡东流;南指商山莽莽苍苍,山川名胜尽收眼底。顿时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更加倾心极目地领略着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这颗灿烂明珠。
(吕三运 吕莉莉 吕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