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是秦时隐士,汉代逸民。是居住在陕西洛南深山的四位白发皓首、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者。他们四位分别是苏州太湖甪里先生周术,河南商丘东园公唐秉,湖北通城绮里季吴实,浙江宁波夏黄公崔广。他们都是秦朝的博士,后因逃避焚书坑儒来到洛南山。四老到洛南各地的名山游历,只见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起蝇蝇嗡嗡的京都咸阳,真是人间净土。这里听不到刀枪战鼓的惊鸣,看不见残暴无道的杀戮,见不到争宠斗势的恶棍,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寒惨,也没有卖官鬻爵的小人。遂决心在洛南山隐居下来。四皓在洛南避秦隐形不久,刘汉王朝统一了天下。当汉高祖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时,刘盈的母亲吕后经张良策划,约请四皓出山。改变了刘邦废太子的初衷,终使刘盈做了汉惠帝。四个功高盖世的老人,尽可高官厚禄颐养天年。可是,他们却功成身退,重返洛南深山隐居,后来又去商山,终老山林,死后便葬于丹凤县的商镇。
洛南县南部的蟒岭,古地名地肺山。相传有两座山是四皓隐居过的地方:一座是东面的文显山,另一座是西南的四皓山。
文县山,海拔一千七百一十点九米,在洛南县高耀镇西南,山上林木成荫,景色绚丽。每晓岚气上腾,形如城垛楼阁,旌旗飞扬,众马奔驰,日升方散。县志曰:横峙天表,为县东屏障。文显翠屏为洛南八景之一。清乾隆十一年(1746)洛南知县范启源编《洛南县志》载:四皓盖先寓于文显山,后徙入商山。并引用元人孟文昌《栖霞观碑略》云:东望文显之山,四老仙去,遗迹犹在,永怀高风。
四皓山,位于洛南县城西南十公里的谢湾南境,山势椭圆,海拔1330米。新旧《洛南县志》均记载有:四皓山,相传西汉时有四皓先生唐秉、崔广、吴实、周术,初隐居此山,后徙至商山,故名。旧时山上建有崇兴寺院,专门纪念四皓,可惜后来寺庙坍塌,但遗址犹存。根据以上史料记载可以认为,四皓逃秦时,是自北向南而行,在进入商山之前,曾先在洛南的文显山、四皓山或四皓镇隐居,最后才隐于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