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英,1922年出生,原籍商县,后迁居于洛南,又名江有、良英,化名陈智明,中共党员。曾任游击队中队长、区干队队长等职。
任志英出身贫苦农家,18岁时曾在国民党三十八军运输连等部当过兵,后回家务农。民国35年(1946),在商县北宽坪参加了游击队,后任商洛县大队第一中队长,曾带队到洛南活动。民国36年(1947)冬,带队又在庙坪、景村等地收缴枪支。民国37年(1948)4月,国民党六十五师300多人进剿北宽坪一带,任志英带领20多名游击队员,依靠群众,避实就虚,伺机打击敌人。5月3日,当获悉敌人要进剿北宽坪时,任立即动员20多名民兵,在东面山上扎绑草人,然后派两名队员,在街西鸣枪诱敌。敌人分三路向草人开枪进攻,从拂晓直打到中午12时许,消耗了大量弹药,最后发现是草人,惊呼“上当”。同年7月下旬的一天,任志英带领游击队一个班,化装成国民党军队,直捣景村镇镇长杨徽卿的家,杨从后门脱逃,游击队收缴了其家中的枪支弹药。
民国38年(1949)元月,商洛武工队领导下的第七区(北宽坪区)干队成立,任志英任队长,姚恩慈任副队长,有队员70余人,60多支枪,分4个中队、6个班,活动于北宽坪、大河面、韩子坪、广东坪 (今属商州区)等地。4月30日,任带领区干队攻打四皓乡公所。5月11日,奉命带领第七区干队40余人插入洛北, 5月12日晚,任志英率区干队正在准备向石坡镇开拔时,又接到区干队侦察人员王治彩、田德山报告:“石门镇公所有一支70余人、枪的自卫武装,分驻街南北两头,可袭击。”任志英分析后,认为情况属实,随即决定先袭击石门,后去石坡收枪。13日拂晓进石门街,侦得镇长樊绪基在街北麻行里抽大烟、打麻将,遂决定先抓镇长再攻打敌镇公所。任志英即派王治彩带侦察班前去王桥防守;派姚恩慈、冀战英各带两个班,守住敌镇公所两侧大门,任志英亲自带陈印娃、唐兴宽、王家祚闯入“同心协”麻行,以“送县上传令”为名,捉住正在抽大烟的樊绪基,缴获樊随身手枪一把,子弹数发。遂将樊带到镇公所,逼其叫开大门,区干队员迅速闯入镇公所内,正在睡大觉的自卫队人员全部被俘,共缴获长枪22支,子弹240多发,手榴弹13枚。同时收缴樊绪基家中私藏步枪2支,手枪一把,电话机一部。将俘虏押解到石门街北的朝阳山上,洛南县副县长陶敏初闻知后率100余人的自卫队员前来石门街追赶区干队,区干队居高临下,与敌对峙。天快黑时任志英区干队教育释放了樊绪基及所有被俘人员,埋掉坏枪,向北转入秦岭深山。任志英区干队攻打了石门镇公所后,樊绪基被伪县府关押,又派樊自贤接任石门镇长。5月20日,任袭击了古柏镇公所,缴枪20余支。后登上街南高地,向西进驻雷家坪,摧毁当地保甲炮楼一座,收枪2支。5月24日下午,任志英在官桥河活捉了携带武装逃跑的国民党洛南县县长何逸梦及其随从人员40余人,缴获轻机枪2挺,长短枪38支,子弹两箱和银元等物。5月25日,任志英和副大队长姚恩慈前赴巡检镇接收起义人员,解放了巡检。5月下旬,早与任志英部有联系的石门镇警备班长张得胜,看到国民党快要垮台,于5月28日借石门街逢集,张得胜等30多人经过一番密谋策划,暗中串连后,当晚乘镇长樊自贤回镇公所之机,暗中处死樊自贤,率部起义,并立即派人给任志英送信,连夜几经辗转,于5月29日到花园岭,任志英派人前去迎接。从此,被编入任部第二中队,张得胜任中队长,下辖3个分队、80余人,即投入了解放洛南的战斗。县城解放前夕,任志英多次派人秘密进城,联络有关人士,探听敌情。同时聚兵洛河北岸,占据制高点,防敌北逃南窜。任通过搞统战工作,使王离仙自卫大队4个中队和县警察局一部及部分乡、镇自卫武装缴械投诚。洛南县城解放后,第七区干队进行整编,任志英调回分区,曾任联络参谋、掩护队长。离职休养后,曾写了一些革命回忆录,为党史研究提供了资料。1989年病故于家乡洛南,时年67岁。(吕三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