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红军进灵口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20-01-03 作者:吕三运 发布人:政协办 浏览次数:

洛南县灵口镇位于县境东部秦豫边境,东、北接河南省灵宝市和卢氏县。镇政府驻灵口街,西距县城45公里,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远在1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焦村生产、生活,新挖掘的焦村遗址中石器、陶器、骨器等出土文物陈列在省、县博物馆。《策海·大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又一说仓颉为黄帝史官,并有“史皇”之称),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援之”。《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相传灵龟它就是从美丽的灵口龙河与洛河河畔入水,至洛阳出水,以至于形成中国河洛文化组成部分。焦村遗址、沟滩遗址、大慈悲寺、龙泉观等一系历史遗迹皆等待世人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更加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是灵口革命老区精神, 1928年春天许权中旅在灵口铺设了青石街道,充分见证了早期革命先驱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的过程。尤其是红七十四师在灵口的活动,更给后人留下难忘的故事。1936年11月27日,灵口街逢集,陈先瑞和李隆贵领导的红七十四师从灵宝犁牛河经洛南县庙台浮庄进入灵口街。这天大部队未来之前,在集市上就出现了外地来的生人,有的卖狐子皮、麻鞋、生姜,有的担柴草,还有担货郎担和装哑吧讨饭的,等等。人们都感到奇怪,约下午二时左右,红军突然进了街,有三、四百人,这些卖东西的人从腰里掏出手枪朝天上就打。这时人们才知道这些人是红军的侦察人员。

当时灵口保公所民团团长李生玉听见枪声带着团丁向陈草峪方向逃窜,红军撵到庙沟,捉住李生玉。同时把民团队长方振海等人击毙在庙沟口,李生玉的护兵李春祥被击毙在庙沟半坡。团丁张宝印、李小连企图埋枪不缴,也被红军打死在蔡原洼里。这次共缴获步枪二十多支。当晚部队住在灵口街,政治部住鲁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医疗站处)。他们把街上李生玉等几家大户的粮食和财物没收,担在王鼎玺等户屋里做饭吃,多余的分给了当地穷人。

第二天,部队归还了借群众的东西,打扫了驻地,后进陈草峪向三要方向开去。走前烧了街上两个炮楼,並带走李生玉和团丁何田娃、何进娃等,到三要后将何田娃处决,何进娃放回。“双十二”事变后,经教育后释放了李生玉。(吕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