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傍晚,洛南县遭受特大暴雨肆虐,强降雨持续8个多小时,各地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洛河和支流的麻坪河、石门河、禹平坪河、沙河等流域,暴怒的山洪像脱缰的野马,在23日傍晚10时左右,才收住龙头。地处高山、峡谷地带的道路、桥梁、耕地、电力被毁,多地告急。
一
灾害发生当晚,洛南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党支部书记石勇心急如焚。去年“8.6”特大暴雨发生后,从第二天开始,他带领职工始终战斗在灾害重建第一线,先是在7天之内,紧急抢通救援通道,然后全力以赴投入水毁道路修复之中。全县人民经过近一年艰苦卓绝地战斗,道路交通才恢复正常。尤其是在村级水毁道路、桥梁修复中,在险工险段施工中,他带领他的团队,克服资金缺口大、技术难度大、施工工期紧等困难,迎酷暑、战寒冬,终于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这次特大暴雨,将会造成怎样的灾难?
22日下午4时接到暴雨“蓝色预警”后,他一直坚守在办公室待命。傍晚11时开始,各地村组道路、桥梁出现险情的电话,几乎应接不暇。他渴望洪水赶快退却,渴望立即带领同志们投入打通生命线的战斗之中。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十万火急。是战士,就要冲锋陷阵;是党员,就要挺身而出!想到这些,他拿起电话向所有员工下达了做好应急抢险准备的命令。
23日凌晨3时,县应急指挥中会议室灯火通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紧急部署交通抢险救援工作,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局领导和石勇等同志,当面领受命令。
就在石勇开会的档口,单位的党员赶来了,抢险突击队员赶来了,连年迈花甲的炊事员也都赶来了,齐刷刷地聚集在公路养护中心的会议室,等待着冲锋的号令。
二
依据县应急指挥中心交通抢险救援紧急会议部署,交通运输局向公路养护中心下达了石太路等5条道路导洪、排险、抢通的作战任务。
23日凌晨5时许,按抢险预案和抢险任务,石勇把30名突击队员和技术干部编组,成立5路抢险分队,奔赴巡检、石坡、石门、麻坪等重灾镇现场勘查,调查石太路(石坡至太子坪)、大板路(巡检至太子坪)、孤陈路(麻坪孤山至陈星)、太白岔通村路(石门镇)等道路灾毁程度。
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从县城通往巡检、石坡、石门的公路,沿途多处坍塌、山洪漫流,不时从山上滚下落石。石勇这些勇士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义无反顾地迎着暴风骤雨向那里奔驰。
在应急指挥中心交通抢险救援紧急会议上,石勇了解到石太路、大板路水毁最为严重,工程任务最为艰巨,抢通施工最为凶险。他亲率第一路抢险分队,向那里疾驰。
凌晨6时许,石勇一行抵达沿河桥(石坡镇石坡街社区辖区),但见,石坡河(禹坪河)浊浪滔天,山洪溢出两岸,通往周湾和龙头湾的人字型大桥淹没在暴怒的洪水中。他们从河西一带的山坡绕行,徒步经龙头湾到周湾河口,看到,暴涨的山洪从周湾川道咆哮而下,猛浪若奔。
石勇一行,或逆流涉水,或攀崖绕行,从周湾河口出发,经周湾、香山、王村、红庙、黑山、页岭、太子坪,沿途一路查灾,绘制道路、桥梁水毁和险工险段详图,测量临时道路抢通施工矢量数据。经过7小时艰难行进,下午3时许,终于到达太子岭根。在这里,干吃方便面后,又徒步翻越太子岭,经高山河、黑璋、甘江、水岔,一路查灾,勘查临时道路抢通线路。
石太路、大板路,是经太子岭连同石坡、巡检两镇的大秦岭山谷走廊。岭北,从太子岭出发,经高山河、黑璋,一路穿行在峡谷之中,在甘沟村进入巡检河谷;岭南,从太子岭出发,经太子坪(华县界)、页岭、黑山、红庙,一路盘桓在山谷中,经香山、周湾进入石坡川道。
“7.22”特大暴雨形成的山洪,席卷高山河、太子坪河流域,农田荡然无存,损毁房屋惨不忍睹。石太路、大板路两条全长50公里的道路被冲毁,洪水渐渐退去,留下的是残垣断壁、乱石林立、满目疮痍。
沿途看到这些,石勇一行的心情异常沉重。
深夜11时,5路抢险分队赶回县交通运输局,汇总道路水毁灾情,研究制定道路抢通技术方案,编制临时道路施工规划。
三
24日凌晨3时,石勇电话指令,要求先一天调配的50余台道路抢通机械设备、8辆后勤保障车辆紧急待命。
凌晨5时,在5路抢险分队的基础上,配备施工人员和挖掘机、装载机、施工车辆,组成5路道路抢险抢通救援突击队,在浓重的夜色中,从县城出发,奔赴各自战场,紧急驰援灾区。
石太路、大板路抢险抢通任务是:打通石坡镇经周湾、黑山至太子坪和巡检镇甘江经高山河至太子坪的循环交通生命线。承担这两条路抢险抢通救援任务的突击队,由24名突击队员和施工人员组成,装备挖掘机33台、装载机6台、后勤保障车8台。
凌晨6时,石勇亲率这路抢险抢通救援突击队到达石坡镇石坡街社区。此时的石坡河(禹平河)依然浪涛汹涌,龙头湾一带还浸泡在洪水中,但通往周湾和龙头湾的人字型大桥浮出水面,勇敢地挺立在浪涛中。周湾河口至香山,洪水还未退尽,多处道路仍然淹没在洪水中,险工险段路基垮塌,车辆难以通行。
凌晨7时许,石勇一行从当地紧急征调民工30余人,配合救援突击队施工,从石坡镇周湾村经黑山村至上游的太子坪村的道路抢险抢通战斗立即从周湾河口打响。
傍晚10时许,石太路周湾、香山段道路抢通。救援突击队在香山建起临时工程指挥部,搭建帐篷,生火做饭,石勇他们全天第一次端上了饭碗。
26日傍晚8时许,石太路王村、黑山、太子坪段道路抢通。救援突击队在在太子岭南的山脚下,建起第二个临时工程指挥部,在旷野点燃三堆篝火,召开第一次战斗动员会,全体同志在党旗下宣誓:
“是战士,就要冲锋陷阵;是党员,就要挺身而出!”
此后,石勇带领救援突击队,每到一个村的路段,就从当地紧急征调民工队配合,利用三天时间,打通大板路。
29日下午3时许,石太路、大板路全程通行工程机械车辆。30日上午10时,两条路沿线险工险段全部排险加固到位,安全通行救灾救援车辆。两条生命线终于畅通!
四
石勇带领救援突击队从7月24日凌晨6时抵达灾区,至30日上午10时抢通灾区道路,在这六天五夜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三班倒作业,人休息机械不停,昼夜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每天,从傍晚7时到次日清晨6时,石勇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施工路段。
由于灾区群众生活物资匮乏,村组两级公房都用于临时安置灾民,在这六天五夜的战斗中,石勇他们,住,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许多身板硬朗的同志,干脆轮换在后勤保障车上休息;吃,多数时间吃自带的方便面、烧饼,用矿泉水泡方便面是常态,为激励士气,石勇风趣地说“这条件、这么热的天,能吃上一口自制的凉面,还真好!”;休息,那有时间休息?昼夜加班抢修,睡眠不足,实在撑不住了,要么就地躺在路面水毁后残留的水泥板上迷瞪一会儿,要么躺在河道中的大石头上咪咪眼。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大灾大难面前,交通人的初心是打通生命线,使命是确保灾害发生后的24小时内道路畅通。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大灾大难面前,交通人的大爱是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安全送达,责任是确保每个自然村在灾害发生后的24小时内通行无阻。
五
石勇的老家,石坡镇黑山村红庙组,也是重灾区。红庙组地处周湾河谷上游,与香山之间隔着王村。在王村与红庙接壤处,是一条拐弯的峡谷,是洪涝灾害易发区。看到周湾、香山经历洪魔折磨后的惨景,就能想象到红庙的悲惨。父母年迈,常居家中。特大暴雨灾害发生的当天傍晚,那里通讯中断,他与家中失去联系。香山指挥部距离红庙组也就七八里路程,虽然,沿途道路冲垮,洪水还没有完全减退,但是,走小路,还是可以到家里的。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是突击队的班长。7月24日下午,委托朋友到他家看望父母,探望受灾的乡亲,送去蔬菜和食品。这,对他来说,多少是个宽慰。
石勇同志,虽说不到50岁,但长期从事艰苦的道路施工工作,经年累月在野外生活,累了一身病,尤其是高血压成了顽疾,低压120、高压180。
但是,对于一位党龄12年的同志来说,在大灾大难这个考场,他能让党旗受到玷污吗?不能,绝不能!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党性?在大灾大难这个考场,高尚者永远高尚!
得知儿子在周湾香山一带抢险,年过七旬的父亲在老伴多次催促下,攀越乱石滩,涉水步行七八里,到施工现场看石勇,送来了一筐煎饼。他这才知道,洪水退后,他家院子淤泥1米多深,上房的淤泥也一尺多厚,河道两边的耕地变为河滩。他想,朋友看望父母后,为什么没有告诉他这些,那是因为怕他分心。
看着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他没有流泪。他想:为了更多的像父母亲这样的父老乡亲,不再在洪涝灾害发生时遭受恓惶,他决心带领他的团队,把堤坝修得更加牢靠,把道路、桥梁建设得更加坚固。
目前,他和他的团队,仍然战斗在疏浚河道的第一线。等全县道路交通灾后重建方案和图纸设计到位后,他和他的团队将投身灾害重建决战决胜的主战场。
“7.22”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广为关注,各地群众纷纷伸出救援之手,彰显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美德。石勇他们六天五夜的艰苦付出,成为传承中华民族这一精神谱系的牢固纽带。无论是坚守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灾后重建第一线,还是向灾区捐献一元钱、一把蜡烛,都在抒写着新时代同舟共济、大爱无疆的精神。
生命是美好的,奋斗者的生命更加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