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从资政看文史工作的战斗力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23-04-23 作者:萧军 发布人:洛南县政协 浏览次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光耀千秋,见证着文史工作资政的力量,穿越时空,经典永流传。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官者熟读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找寻规律,可以少犯错误或避免犯错误。正如英国学者培根所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曾说:“盈天地之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梁启超也说:“史之范围,广漠无垠”,“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知识之记录,无不丛纳于史。”意思是说中国所有文字记载的图书都是历史,说明古人很重视历史。古人重视历史主要是强调历史对资政的重要作用。

1978年,各级政协先后恢复工作,大力开展 三亲史料的抢救和征集,文史资料工作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全国政协相继创办文史资料出版社、《纵横》杂志,出版《革命史资料》《工商经济史料丛刊》《文化史料丛刊》《文史集萃》《文史通讯》等,并在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专题化、系列化史料;先后召开第三、第四、第五次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提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人民政协文史资料作为生动翔实的史料,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详细的记述,这对于研究历史、以史为鉴更有直接的意义。它虽然不是历史教科书,不作评价和定论,但比读历史书更易懂,更容易使人从中悟出某些道理。文史资料在资政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史学部门所不能替代的。文史资料委员会参政议政,开展调研,一般是以史为鉴,所撰写调研报告有一定的深度;而其他史学部门不具备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

19847月,全国第一次文史办主任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认真讨论文史资料的专题化、系列化和全国性大协作,共商定30多个协作专题。这次会议转变了文史资料稿件仅以散篇刊行的传统模式,迎来了全国性大协作的新局面。全国政协和各地方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议政建言等活动,就委员们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各级政协充分发挥文史资料以史资政的作用,以多种形式参政议政,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充分展示了人民政协“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补台不拆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本色。

近多年来各地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对文史资料工作如何发展有很多创新。大体上有三种模式:一是走出版社的路子面向社会编辑出版发行图书,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二是将传统的文史资料选辑改版为更适应读者爱看的杂志,通过扩大发行量提高文史资料的影响。三是坚持传统方式,同时在履行政协职能、参政议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扩大了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影响。

去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文史资料作为史学研究中史料学科的一部分,可以说它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虽然文史资料与纯史学研究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是不成问题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司马迁忍辱负重,秉笔直书,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作,正是文史工作者的楷模。文史工作,不允许东拼西凑、花里胡哨,不允许言之无物、无病呻吟,更不能有复古倾向,看似晦涩难懂,其实却不敢恭维。我们不唱廉价赞歌不讲空洞滥调。

文史工作最大的战斗力,也许恰恰在于他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将从前的故事娓娓道来,以见未知著的眼界,影响着现在和未来。(文史专员  萧军)

审核:王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