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军号声声入梦来——记洛南县柏峪寺镇庙坪村91岁志愿军老战士董治友

/5)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21-08-31 作者:郭夏季 张建华 发布人:洛南县政协 浏览次数:

在战场上,他无数次地对着长空和大地吹响冲锋号,并无数次地目睹了战友们在自己那振奋人心、催人前进的冲锋号声的鼓舞、激励下,如潮水般地涌向敌人的阵地,奋勇杀敌,夺取最后胜利的动人场景。那场面,雄浑悲壮,历历在目;那情景,惊天动地,终生难忘。

“嘀嘀嗒……嗒嘀嘀……”“嘀嗒嘀……嗒嘀嗒……”的冲锋号声,已牢牢地镌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冲啊!杀呀!”“杀呀!冲啊!”的呐喊声,已深深地根植在了他的血脉里。“几十年来,我时时在睡梦中吹响军号,也常常被军号声惊醒!”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自豪地说。

他,就是家住洛南县柏峪寺镇庙坪村三组的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的志愿军老战士——董治友。

为了营造“不忘历史、崇尚英雄”的浓厚社会氛围,抢救性挖掘洛南的红色历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7月15日,洛南县政协“致敬英雄”采访团第三采访组一行四人(吴书怀、张建华、贠战军、郭夏季),冒着高温酷暑,驱车十余公里,来到董治友老人的家里,认真聆听这位年逾九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的传奇人生和战斗故事。

董治友老人虽然今年已91岁高龄,但依然身板硬朗、活动自如,依然思维清晰、口齿清楚,追忆起当年赴朝作战的那些往事,依然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依然精神不衰,英气不减。年轻时候的壮志“雄赳赳”、英姿“气昂昂”,依然留存在他今天的笑谈里、血气里和骨子里。

一、拉壮丁·剿土匪·吹军号

1930年10月,董治友出生在洛南县柏峪寺镇庙坪村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兄弟姊妹共8人(男4女4),他排行老六。由于张嘴吃饭的人多,而劳动力少,他家的日子过得十分地清贫、寒酸和凄苦。

1946年,年仅16岁的他,被国民党军队强行拉壮丁,到四川去服兵役。194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随后的日子里,部队边行军边打仗,进入四川凉山地区,执行剿匪任务。在战斗期间,连长怜惜他人小、机灵、有头脑,不适宜打仗,于是就趁机会,把他送到师部号队去练习吹军号。

在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司号员是司令员的传令官,是一支部队冲锋陷阵、摧枯拉朽的核心和灵魂。铿锵有力、激越嘹亮的冲锋号声,可以让战士们一鼓作气、所向披靡,碾压式地战胜敌人。

要强好胜的董治友暗下决心,一定要当好这个传令官。培训学习不发教材,也不能记笔记,以防丢失或遭窃,所有专业术语和各种号谱,全部都要靠脑子来死记硬背。为了适应不同的作战条件,他经常站在荒无人烟的高地上,迎着凛冽的寒风刻苦练习吹军号,一练就是大半天,练习结束,嘴巴磨的肿得老高,看着让人都十分心疼,但他却不以为然。

经过一番严谨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司号员。数十年后,他仍然可以清晰地背出每一种号谱的音律。

二、丹东市·鸭绿江·上甘岭

1951年1月,董治友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军53师85团,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赴朝作战。

1951年1月22日,部队抵达辽宁省丹东市,休整两天后,于1月25日凌晨,渡过鸭绿江,再经过长途急行军,最后抵达部队集结地——朝鲜的谷山、伊川地区,他随部队先后参加了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金城战役等战斗。炮火的淬炼、硝烟的洗礼,把他磨砺成了一名战斗经验相当丰富的司号员。

在战斗中,司号员与司令员一样,通常都是敌人狙击的重点目标,危险系数极大,牺牲率极高。战场上,冲锋号一响,敌人的火力闻声随即朝着他所在的位置打来,但十分幸运的是,眼尖脚快的他总能躲过那些致命的枪子和炮弹。他说:“我的军号,既是战友们的“加油号”,更是敌人的“催命号”。只要我的军号一吹响,战斗的胜利最终都会属于我们。”说完,他的眼睛里放射出了一丝得意的光芒。

1952年10月14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

11月的一天,董治友所在的部队奉命紧急支援上甘岭作战。他们很快进入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区,一时间,炮声轰鸣、硝烟弥漫,弹片横飞、土石四溅。董治友被炮弹的冲击波掀翻在地,被土石掩埋,等他抖落身上的土石,这才发现,身边的战友们已经牺牲得所剩无几。

他紧紧地把军号攥在手里,然后拼尽全力,昂首对着长空吹起冲锋号:“嘀嘀嗒、嗒嘀嘀、嘀嗒嘀嗒嘀……”铿锵嘹亮的号声中,他欣慰地看到刚才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去的战士,摇落身上的尘土,一个又一个地奋然跃起,向着敌人的炮火勇猛地冲上去……

三、军人·军号·军魂

 

董治友已经记不清自己吹了多少次冲锋的号角,但在他的脑海里,时时总能回响起司令员那干练、干脆的指令声:“小董,上!”

每当此时,他都会一个激灵起身,抬头挺胸,使尽浑身的气力,对着前沿阵地、对着蓄势待发的英勇将士吹响冲锋的号角。

在战场上,他无数次地吹响冲锋的号角,也无数次地目睹了战友们血洒疆场的场面。他们听到冲锋的号声,义无反顾地向着敌人的阵地冲上去,没有一个人畏缩,没有一人个后退,那样年轻的年纪、那样英俊的面庞、那样威武的身躯,就那样随着滚滚的硝烟一瞬间就逝去了,多么英勇、多么悲壮、多么感天动地。

回想起当年的战斗场景和司号生涯,这位九旬老人泪眼婆娑、老泪纵横。

虽然“司号员”与“司令员”之间的级别差着十万八千里,但责任同样重大,身后同样都指挥着千军万马,谁都不能马虎,谁都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战争年代,军号就是军魂。军号所指,所向无敌。看似一把普普通通的军号,但在它冷峻而深沉的古铜色光芒中,却透射出一股让敌人抱头鼠窜、魂飞魄散的强大力量。

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会因历史的风烟弥漫而被人遗忘。这一幕幕动人心扉的深沉回忆,再次燃起了老人的一腔热血和激情。

“嘀嘀嗒、嘀嘀嗒……嗒嗒嘀、嗒嗒嘀……”铿锵有力的军号声,穿透敌人的隆隆炮声,在上甘岭上空不断地响起。一批战士倒下去,又一批战士冲上去,这就是军号的力量,排山倒海,势不可挡!这就是巍巍军魂,矢志不移、坚不可摧!

今天,当我们和老人再一次重温那段峥嵘难忘的战斗岁月,似乎还能聆听到那远去的号角声,那是黎明的预言,那是胜利的凯歌。

听,军号吹响,万千勇士,冲锋陷阵!

看,铁流滚滚,勇往直前,所向无敌!

四、班长·农民·连长

1953年11月,董治友所在的部队离朝回国,在湖北汉口进行整编。那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司号班的班长,为部队先后培养了60多名优秀的司号员。

1957年10月,他复员回乡,组织上多次要给他安排工作。但是,经过了一番战火的洗礼和生与死的考验,他要以一种平静、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他毅然选择了回家务农,做一个普通、实在、安逸的农民。

回到家乡,父母已经双双故去,其余7个兄弟姊妹都已经相继成家、出嫁,生儿育女,兴家立业。

第二年,他娶妻生子,共育有五个子女(3儿2女),过着极其平凡平淡的生活。

在村里,他曾多年连续担任民兵连长、村干部等职,但他始终保持着一名革命军人的优秀本色,退伍不褪色,勤劳吃苦,憨厚本分,包容忍让。

他从不给人炫耀自己枪林弹雨的战斗故事,甚至连立功受奖的相关证件以及抗美援朝纪念章,都让小孩给玩丢了。

五、两代人·一个梦·一首歌

1983年,深明大义的董治友,又把自己的大儿子董会民,送上了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3年10月,董会民光荣入伍,并于次年4月31日、7月11日,两次奔赴老山前线参加战斗。部队撤出战斗序列后,他随部队来到后方的云南马关,参与修建公路、打坑道等军事劳动,为前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1986年10月,他光荣退伍,回到家乡,从事生产劳动,结婚生子,过着和父亲一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农家生活。

就这样,他们父子先后浴血疆场,英勇奋战,在当地留下了父子两代人从军杀敌的佳话。  

董治友老人自豪地说:“保家卫国,是一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儿子能上老山前线,也算延续了我的军人梦。”

他十分激动地告诉我们说:“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特别是生活在当下这个盛世,不知有多幸福、多骄傲呀!国泰民安,丰衣足食,不缺粮吃,不愁衣穿,还给发养老钱、高龄补贴钱,你说说,这社会咋这么好呢!?不活他个100岁,都对不起党和国家政府!”

董治友深情地抚摸着党和政府给他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哽咽着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人,还给了我们至高无上的荣誉。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了!能活到今天,看到国家如此富强,我也就知足了。”他把这两个证章当作宝贝一样来珍藏着。

本次采访临近结束之际,采访组一行请求和老英雄一起来激情演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老人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只见他直起腰背,抬头挺胸,一边激情演唱,一边还用手打着拍子,声音圆润饱满,节奏掌控有力,依稀尚存当年的英武之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时值盛夏季节,他家的院子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夕阳的余晖透过门前树林的缝隙投射下来,光影斑驳,晶莹闪烁,满院的花儿更显得葳蕤繁茂、生机蓬勃。

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也该起身告别了。在我们的身后,老人用枯井一样深邃的目光,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远去,我们的心里顿时升腾起一种激动、充盈着一种情愫:向所有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勇士们和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郭夏季   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