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这是清代黄化鲤所作的一首咏红薯的诗。
红薯,俗称番薯、地瓜,又称甘薯。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广东人称其为番薯,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番薯的原产地是美洲,后传入菲律宾。
红薯是洛南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那它最早是从那里来的?根据《洛南县志》所载:“乾隆十三年(1748),关中抚军陈榕门从福建引进红薯种子,后传入洛南开始羧植。因它具有耐旱、耐瘠薄、产量高、味甘甜,颇受群众欢迎”。
在福建乌石山海滨,明朝末年建造有一座先薯祠,历来香火旺盛。其堂宇中竖立一牌,劲书“功比神农”四个字,堂上迎面壁画,尺幅千里,茫茫碧海一舟,扬着风帆,在一弯冷月下,正昂首云天,朝着东土的一抹晗光,击浪驶进,昔日陈振龙父子远涉沧海引种回国途中的动人情景,历历如在眼前,感人肺腑。这是为功比神农的陈振龙所修的。陈振龙,据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是闵东福州人,万历初,携家逃荒出海,侨居吕宋(今菲律宾),常往来于福建与吕宋之间,贩运货物。在吕宋,他发现当地的红薯遍布田间山野,“堪为米粮之佐,更可赖以救饥,根藤叶茎,俱为牲畜良饲。”且种植容易,旱涝保收,产量又特别的高,遂萌发了将红薯引往祖邦的念头。为此,他躬身田野,悉心观察红薯的生长生活习性,或造访农户,了解红薯的种植、管理收贮方法。可是,这时候的吕宋,已经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殖民当局视红薯为一已之长物,意图垄断其生产,独专其利,明令严禁红薯种苗出境,违者严惩不贷。于是陈振龙的引种打算,便一筹莫展。
万历19年前后,闵东一带连遭水旱之灾,百姓饿殍载道。陈振龙见状,爱国之情勃然,遂决心置生死于度外,冒险实现其引种夙愿。为此,他苦思良久觅出一条计。已是万历21年﹙1593)春,为了不失时机地将红薯引种到祖国土地上,陈振龙急促凑齐一船货,准备回国。事前,他根据红薯藤蔓极易扦插成活,“其藤虽萎,下地数日复荣”的特性,采集好一束薯藤,剪成小段,密“绞入汲水绳中”,置于船上背阴处。启航此日,海关官员领兵上船例行检查,翻物倒货,搜遍了船舱内外,就是不曾注意那脏混的绳索。冒过海关,陈振龙立传水手启航。一路上冒着寒流,目夜兼行,搏风击浪七昼夜,终于抵达闵东漳州。
船刚一泊岸,陈振龙不顾鞍马劳顿,随即同其子前往巡抚衙门,献上薯藤,具“陈六益八利及种法”。巡抚曾学金欣令“悉种于漳郡。当年得新薯,其大小甘味与吕宋同”。于是翌年“檄所属如法栽种”。时值闵东一带遭灾,百姓竟相争种,皆大获丰收,顺利地度过了天灾。尔后数年,红薯种植很快推而广之,“分种移植,略通闵广之境”。闵南百姓咸食其利。乌石山海滨的“先薯祠”,正是昔日闵地人民,对这位舍生引种,泽被百姓的陈振龙深表纪念的历史见证。史载,陈振龙辞世后,子承父志,又将红薯栽培技术等知识,编著刊印成书,携身北上向百姓传授不辍,遂使红薯种植“迅及赣淅之境”,后又遍植黄河流域,受益百姓愈广。(吕三运 吕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