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红色文化”,就是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形成的历史文物、古迹、遗迹、遗存、故事以及由此承载的革命文化。与革命圣地延安等地相比,洛南县的红色文化资源显得并不十分厚重,但是具有独一无二性的历史特色,这是洛南县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的根本所在。
中共在洛南县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特点,决定了洛南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普遍性的历史特征。一是历史跨度长。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洛南县的红色历史都有可歌可泣的篇章,革命斗争火种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诸多重大事件载入中共党史、军史、国史而彪炳史册;二是活动区域广。在各个历史时期,发生在洛南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多,而且涉及区域广泛,红色历史遗迹遍布各地;三是斗争内容丰富。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不同程度开展了武装斗争、建党、建政和土地革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洛南县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涌现的英烈很多,在经济建设中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很多;四是历史贡献独特。渭华起义主力和西北革命军(陕北红军前身)在洛活动,红25军长征创造的“八个个唯一”,为在陕北建立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做了奠基贡献;五是历史遗迹尚存。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民间,对红色文化的敬仰由此而形成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共识。
洛南县独一无二性的红色历史事件,决定了洛南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一无二性的显著特征。站在全国的视角看,这种独一无二性主要体现在六大历史事件上。
一、许旅在洛南的革命斗争为创建西北红军和陕甘根据地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经验上的必要准备
渭华起义是继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在西北举行的唯一一次大型武装起义。渭华起义的主力、中共领导的武装许权中旅,参加起义前在洛南县完成部队党的建设和军事干部培训工作。起义时组建的西北工农革命军,在起义失败后大部转战到洛南县两岔河(今洛源镇)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渭华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为创建西北红军和陕甘根据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经验上为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做了必要准备。
渭华起义是创建陕甘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开端。参加渭华起义的主力许权中旅,曾在洛南活动(1928年1月-1928年5月)。期间,1928年1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在洛南县在许旅建立党委。2月,许旅党委在洛南三要乡成立团委,洛南鸡头关(今高耀镇辖区)等地近800名青年加入许旅,以刘志丹为组长的许旅农村工作队,在三要乡(今三要镇)15个村建立农民协会,在会仙台(今高耀镇会仙村)建立乡级农民协会(涉及今高耀镇和灵口镇),协会建立农民武装“锄头会”500余人(目前,会仙台农民协会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月,中共陕东区特委选派28名党、团员和农民运动骨干到许旅学习军事,4月下旬许旅营长张汉俊带领这支发展到100人的武装返回渭华地区。1928年5月初,渭华起义爆发,许旅派共产党员雷天祥率领教导营一部参加起义。5月10日,许旅各部在华县宣布起义,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刘志丹任军委主席、许权中任军事顾问兼骑兵分队长),在渭华一带形成红色政权割据局面。6月下旬起义失败,起义部队大部退到洛南县两岔河(今洛源镇)一带,总司令部移驻保安镇。许权中率200人在激战中退守蓝田县许家庙一带。7月1日,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率第二大队在保安镇救援第一大队的作战中壮烈牺牲。
目前,许旅在洛活动遗址保护完好。1989年3月,商洛地委、行署为唐澍烈士建造纪念碑。
水有源,树有根。许旅在洛南的斗争史由此而产生的红色文化资源,显得弥足珍贵。
二、红25军在洛南发展壮大,为在中国革命中做出巨大贡献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坐标系下考量,红25军是红军长征这部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中独树一帜的宏大篇章,为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在陕北提供了巩固的落脚地,为中国革命中做出巨大贡献。
红25军英雄壮举与在洛南建立根据地密不可分。在红军长征的维度里,红25军在长征中创造了八个“唯一”:
——唯一一支独立作出北上抗日决策、从长征出发地开始就高举北上抗日旗帜的部队。1934年11月16日,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
——唯一一支主动策应全局、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它是长征中几支长征队伍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成为长征先锋,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准备了可靠的落脚地点,也为党中央最终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成功创建了根据地的队伍。在全国各根据地大部分损失的情况下,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红军种子。
——唯一一支不仅没有减员、反而发展壮大了的部队。长征途中,抗击了30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有减员,到陕北时,部队还增加了800多人,其中,有记载的在洛南县发生3次当地群众集体加入红军的事件(1934年12月28日,古城等地30名青年农民加入红军;1934年12月29日,景村等地300多名青年农民加入红军;1935年4月18日,老虎窑煤矿30名工人集体参加红军)。
——唯一一支在长征中孤军奋战又自觉而有力地配合了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远离中央红军、独立自主作出西征北上战略方针。
——唯一一支发展地方武装的红军队伍。红25军在长征途中先后组建的新的红军队伍都是在洛南组建的(1934年12月29日,红二十五军在景村镇车源村组建陕南抗捐第一军;1935年5月初,在洛南东部乡镇成立豫陕游击师;1935年7月中旬在洛南组建的红74师,1936年1月曾攻克宁陕县)。
——唯一一支在长征中装备好、战斗力强的队伍。经历了无数及其险恶的战斗而没有失败过的红军队伍。红25军在长征途中经历的3次最重要的战斗(“血战独树镇”“激战九泉山”“ 庾家河战斗”),其中,“激战九泉山”和“庾家河战斗”都发生在洛南县(“庾家河”今属丹凤县)。
——唯一一支在长征中颁布经济政策的红军。1935年4月18日,红25军一部攻克洛南县城。18日至22日,红25军军部移驻洛南县城文庙,颁布《关于商业政策的布告》。
三、洛南县“三线建设”在陕西独树一帜
1966年3月,洛南县成为陕西第一个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县。1965年2月,国营华电材料厂迁入洛南县尖角公社樊湾大队。4月,东风医院(1982年更名为电子工业部406医院)、国营南云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宏星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华达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华南无线电器材厂、国营华电无线电器材厂等5个军工企业迁入洛南县太平公社。1966年初,中央召开的西北“三线”建设工作会议上,洛南县被确定为全国“三线”建设重点县之一。
四、洛惠渠是仅次于红旗渠的重大引水工程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洛南县洛惠渠工程是仅次于河南林县红旗渠的重大引水工程,1958年9月开工,1959年12月16日基本竣工,全线通水。红旗渠工程在决策前,河南林县曾到洛南县考察洛惠渠工程。
1958年, 在全国处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特殊时期,国民经济遭受挫折,财力捉襟见肘、群众缺吃少穿的洛南县,在极端困难条件下, 3300多名洛南儿女用原始的钢钎铁锤,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凿和40里梁塬修筑出一条洛南亘古未有、商洛最大的水利工程——洛惠渠,解决了自古干旱的40里梁塬和洛南县城10多万人口的用水困难,使6万多亩旱地变成水田,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牺牲、敢于创造的壮丽凯歌。洛惠渠,浇灌着辽阔的土地,也浇灌着人们的心灵。当年,洛南很穷。
据《洛南县志》记载,当时,洛南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为183万元,而洛惠渠工程总投资为850万元。850万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曾担任洛南县洛惠渠管理处副主任的张刚算了一笔账:“那时候一个重体力活一天的工钱是0.12元。按这样的标准算,850万元应该相当于现在的8.6亿元,还要多。”
当年,全国各地都在“大炼钢铁”和“放卫星”。
那么,洛惠渠这一红色历史蕴含的红色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定力。
五、开国领袖毛泽东题写“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光荣历史
1958年1月31日,毛泽东主席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第58条写的:“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经验值得各地研究。可以通过鸣放辩论,取得群众同意一会,将这个经验推广到种植果木、桑、榨、茶、漆、油料等经济林木方面去。”2月19日,中共中央将这一草案转发全党。
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指示!
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到知道,最初提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举措源自洛南县。1956年,洛南民主人士王作庭提出“一户种一升核桃”,受到地委行署重视在全区推行,1957年9月20日,由地委书记王杰倡导,商洛地委倡导“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轰轰烈烈开展了“每户种植一升核桃”的群众运动。当时,刚成立人民公社之初,社员的积极性很高涨,每户都种了至少一升核桃。再由商洛地委上报到省委。
1957年10月15日 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运动情况,引起《陕西日报》的重视,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号召》的消息,并专门发表了一个题为《商洛地委给人民出了一个好主意》的社论,高度评价和肯定了这一历史壮举。
1958年1月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出席中共中央在广西南宁召开的有全国9省2市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向会议作了商洛专区开展“每户种一升核桃”运动的情况汇报,引起毛泽东主席重视和与会人员赞赏。
六、洛南县云蒙山数万亩人工造林不朽历史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新世纪初,英雄的洛南人民在云蒙山人工营造油松林7万余亩,演绎了“绿水青山”是怎样创造的现代传奇。
建国初期,云蒙山只有山顶有不到5000亩的原始林区,密布着栎林和灌木,其它地方全是杂草丛生的荒坡,每遇暴雨,山洪暴发,伴随山体坍塌和泥石流灾害。经过六十多年的植树造林,云蒙山才变成今天的青山绿水,所看到的油松林,几乎全是人工造林。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56年全国掀起植树造林运动。县委、县政府做出“要让秦岭献宝,要让蟒岭换装”的战略决策,把绿化云蒙山作为植树造林运动的一号工程,拉开了绿化荒山、美化家园的序幕。
1958年成立洛南县书堂山林场(最初称“洛南县林场”,古城林场成立时更名),总部设在位于半山腰的庙宇内。从1958年到1961年,在云蒙山大面积营造核桃林,以失败告终。1962年1月,省林业厅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省林业调查设计院提出“立地条件差,不宜发展核桃,应调整经营方向,以发展油松为主”的具体意见,围绕建设“生态经营型林场”的发展方向和定位,进行了长远规划和技术设计。此后,洛南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55年艰苦卓绝的建设,营造油松林7万余亩,建成今天的书堂山国有林区。
书堂山林场经过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在推进生态建设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云蒙山广大区域把“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变成现实。(王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