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民国年间洛南年馑轶事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23-04-23 作者:吕莉莉 发布人:洛南县政协 浏览次数:

小时候,常听一些老年人拉家常,经常会说,现在的年轻人福里生福里长,没遭过年馑,没受过饿,不知道粮食的可惜。那么年馑是啥意思呢,从字形上来看,馑字是由“食”与“堇”组合而来,表示“短时间食物缺乏”的意思,《韩诗外传》中记载是,三谷不升谓之馑,由此可见,年馑就是粮食浅收,灾荒之年的代表。

关于民国年间遭年馑,在洛南民间流传很多,尤其是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尤为严重。《洛南县志》载有这样一句话“民国十八年夏秋大旱,人大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灾情的状况。根据老辈人讲,民国十七年入夏以后,洛南一带,一百多天滴雨未落,麦子减产,秋粮绝收,冬小麦难以下种。但与关中相比还强一点。另据经历者回忆,民国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低凹湿地和后山荫坡地,还收了部分粮食,加上前些年家家户户不同程度,都攒了一些余粮,按说是可以度过灾年的,但到了民国二十一年,危害程度却与关中不相上下,其主要原因是伴随灾情而来的换粮、疫情、匪患三个恶性循环所致。 

 民国十八年前后,关中平原连续数年大旱,潼关、朝邑、二华和渭南一带,大量饥民,蜂拥进山,换取粮食。由于洛南是通往商洛的要道,换粮自然首当其冲。由开始用棉花、土布、衣服换取,后来发展到拿古玩、金银、首饰等珍贵物品换粮食,不少群众,初开始就把大部分粮食换了衣物,而遭受饥荒。到了民国十九年以后,进山换粮、买粮的人更多,不仅扩展到洛南各地,而且延伸到商县、商南、龙驹寨和山阳一带。洛南石门川道运粮的人畜,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熟食行成了热门生意,不少农户又将所剩无几的粮食做成包谷馍、豆馅包出卖赚钱,更加造成人为的生活紧张状态。

到了民国二十一年,进入洛南的灾民甚至比本地人都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置流民,洛南一些集镇大户,开始搭棚舍饭,前来吃舍饭的人川流不息。灾民们白天乞讨,晚间露宿,造成疫情蔓延,遍及各村,当时人称“瘟疫”,又叫“窝窝病”。村道边、大路旁、古庙和祠堂等地方,时有死尸出现,不少地方都有埋无名尸体的“乱葬坟”。

常言道“灾匪孪生,为祸至烈”,民国十八年又发生了恶名昭著的土匪“唐靖犯洛南”事件。石门、石坡、保安、洛源、古城、灵口等地,土匪横行,入室抢劫,一度社会动乱,弱肉强食,民不聊生。国民党地方政府望而生畏,束手无策,平民百姓,雪上加霜,一斗粮食飙涨到5块钱现大洋,不少贫苦人家靠挖野菜、吃毕斗根、圪拉叶、榆树皮和观音土来充饥。许多人靠卖儿卖女、毁家求生,闹出人命现象,时有发生。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天上下雨地不滑,一口吹开青石霞。腹中无酒人自醉,六月开的腊梅花”。形容当时天旱缺雨遭年馑的惨状。

历史的教训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物资充盈的和平年代,超市的货架上堆满了食物,已经让我们忘了饿的感觉。缅怀过去,感恩现在,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吕莉莉)  

审核:王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