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史工作 文史•文化 正文
窄屏浏览

戎马一生的陈效真与洛南

来源:洛南县政协 发布时间:2021-01-01 作者:吕三运整理 发布人:洛南县政协 浏览次数:

     陈效真,1919年农历72日,生于陕西省丹风县棣花镇陈家沟。19495月下旬,率领商洛武工队解放洛南县,66日出任中共洛南县首任县委书记。1955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36月,从陕西省军区副政委岗位上离休。1988年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的独立功勋荣誉章。离休后至1989年任政协陕西省常委。

      20世纪30年代初,丹风县商镇、茶坊、棣花一带匪患严重,老百姓家里常常被洗劫一空。家乡民众疾恶如仇,纷纷揭竿而起。许多奋起抗匪不幸悲壮牺牲的前辈乡亲成了陈效真仰慕、祟拜的偶像,使他逐渐产生了抑恶扬善,同情劳苦人民的思想。

      1938年,日本侵略者逼近河南省内乡县西峡口,眼看离此不远的家乡就要遭受日寇的践踏蹂躏,19岁的陈效真毅然参加了由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当地抗日武装,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9年7月4日,陈效真在中共商洛工委委员雷振杰的策划和领导下,积极参加了著名的“茶房暴动”,与共产党员巩德芳、薛兴军,爱国青年张德盛、周保娃、巩全林等于7月4日击毙了国民党顽固分子、杀害中共商洛工委首任书记王柏栋的主要凶手、茶房联常备队队长谢孝廉。“茶房暴动”后,隐蔽在洛南县景村罗沟的雷振杰同志被国民党洛南县政府设诡计速捕,7月7日到洛南寻找雷振杰汇报工作的陈效真、张德盛、李庆华得知情况后进行了多方营救,没有成功。

      陈效真等同志的革命行动遭到了国民党通辑,被迫离开家乡,在西安地下党员周宝航同志的介绍下,到泾阳县云阳镇参加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陕西省委警卫营)。同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1943年,整编为警一旅三团,任连队司务长,一、二营副官。期间在淳化、旬邑、马兰、槐树庄一线参加了著名的保卫陕甘宁边区反磨擦战斗、爷台山战役、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他多次化名带领小分队深入敌占区追杀敌顽分子、叛徒、特务和汉奸;为边区部队筹集护送大量紧缺的药品、粮食、布匹和食盐,在淳化一带被老百姓传诵。1945年,任关中地委教导团生产股长。

      1946年6月,因为熟习商洛地区的人情世故及地形地貌,陈效真奉关中地委命令返回商洛,参加迎接李先念中原突围北路部队的工作。主要负责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军区政委郑位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原局组织部长陈少敏等中原局、军区领导的接送、保卫、隐蔽和养病工作。他和战友一起四出黑龙口,五下竹林关,克服各种困难,冲破国民党重兵及敌特分子的围追堵截,重重包围,出色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1946年10月,先后出任陕南游击指挥部独立第一大队政委,商洛军分区第一独立大队政委。1947年二、三月间,随原中原部队和陕南游击队改编的豫鄂陕军区部队北渡黄河,在山西晋城驻扎整训。

      1947年7月下旬,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山西晋城休整待命的豫鄂陕军区部队7000余人,奉命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由500多名陕南籍干部战士组成的原豫鄂陕军区教导团与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教导大队合编组建的三十八军教导团,先后开赴豫西和陕南。陈效真先后担任豫鄂陕军区教导团供给处主任、三十八军教导团政治处副主任。8月,随陈赓、谢富治兵团南渡黄河,参加豫西战役。10月,任豫鄂陕军区分区第一武工队政委。1948年2月,任二分区商洛武工队政委、工委书记。在豫陕之间的卢氏、洛南、丹凤、商州结合部坚持武装斗争,粉碎了敌人3次反革命围巢。至1948年底,共创建了七个区,四十四个乡民主政府,组建了农会,区干队和民兵组织,辖区人口达七万余人。

       1949年3月,陈效真、蔡兴运、田申荣、何史挺等武工队领导,在武工队交通员姜自全、何新山安排下,在上庄坪马家沟与洛南县士绅、县参议王作庭派去的县参议齐子旺、张杰山等人会面,开始正式商谈在洛南建立统一战线事宜。5月,商洛武工队奉命参加商洛军分区发起的西进战役后撤回老区上庄坪集结待命。

      5月25日上午,交通员姜自新、何新山送来王作庭抄写的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给洛南县县长何逸梦的密电。大意是关中大部分县已被共军攻克,望速向陕南靠拢。王在信中还说,驻洛南县城及川道之国民党正规军已仓惶向西撤退,何逸梦伺机外逃,请解放军尽快发兵洛南。武工队当即在上庄坪小学开会,审时度势、分析形势,根据陕南二分区地委于1948年11月关于“做好解放商县、洛南县、蓝田县城的准备”决议,毅然决定抓住时机进军洛南县城,解放洛南。 

      当天下午,在政委陈效真、队长蔡兴运的率领下,武工队由上庄坪出发,向洛南县城方向进发。当晚就解放了洛南县古城镇。

      此前,于5月11日就穿插于洛南北部地区开展游击活动的根据地第七区干队,在队长任志英、副队长姚恩慈带领下,于5月24日晚,在官桥河俘获了外逃的国民党洛南县县长何逸梦等党政要员40多人。5月28日,第七区干队班长李江山等人,带着任志英的汇报请示信,将何逸梦押往根据地。

      29日,商洛武工队继续向洛南县城进发时,在姜村巧遇李江山等人。李将信件及何逸梦等俘虏交给武工队后返回复命。武工队行至景村雄山岭时遇见洛南私立华阳中学校长、进步人士黄宪之及县参议王作庭,二人称国民党洛南政界就如何解放洛南县城想与解放军进行和谈;部队随即停止前进,于当晚就在景村小学进行谈判。达成的协议是:由洛南县自卫团第一大队队长王离仙率国民党洛南县自卫大队于5月30日下午2时在景村盈耳沟口河滩集中缴械,听候整编。

      5月30日下午2时王离仙等毁约未到。武工队随即按原部署开始进军洛南县城。先后控制了馒头山、东龙山、北塬等制高点。

      王离仙逃跑后,迫于形势发展,在我军强大的攻势和统战工作下,5月29日晚至30日早,其第一大队的四个中队长及部分乡镇武装已向第七区干队缴械投城。至此,县城已基本空虚。下午6时,陈效真、蔡兴运等武工队领导率部挺进县城,部队进入洛南县城时,洛南县各界人士、中小学生、市民手持彩旗,高呼口号,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热烈迎接。洛南县城宣告解放!

      1949年6月6日,中共商洛地委委员、军分区副政委李书全在洛南县城南边的周村代表地委宣布华中局批示,同意成立中共洛南县委、洛南县人民县政府,任命陈效真为县委书记。同时宣布,商洛武工队改为洛南支队,陈效真任政委,蔡兴运任队长。洛南县的解放,为整个商洛地区其他各县的解放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洛南县城解放后,残余国民党势力时刻准备反扑,颠覆新生政权,活动十分猖獗。为巩固商洛第一个县级新生政权,洛南支队在陈效真、蔡兴运指挥下,在中共商洛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王力、商洛军分区司令员孙光率部支持下,从6月26日开始,兵分三路,分别向北、向西、向东在洛南全境开展了全面剿敌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23次。至8月底,境内残敌荡涤已尽。新生政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1950年5月,陈效真任陕南军区商洛军分区独立十二团政委,1952年8月任陕西省公安总队副政委。1952年至1954年10月在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组织安排留校工作,他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甘肃省公安总队任副政委及待命期间,又多次申请到高原戈壁的青海省玉树去开创局面。申请获准后他第一时间奔赴青海省创建玉树军分区,并担任玉树军分区第一任政委。

      1955年10月至1964年4月,陈效真在雪域高原工作了整整9年半,期间,1958年至1961年任兰州军区玉树平叛指挥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陈效真与战友被叛匪包围长达半年之久。时至今日,他参加指挥的两大平叛战役还被列为国防大学高级指挥系典型战例教材。三年自然灾害时,粮食匮乏,连年征战加上高原缺氧,天寒地冻,大雪封山,使他失去了不少战友并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汇报工作时咳嗽不止,话不成句;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张达志说:“老陈,你不能在这里再干了,回陕西去,到那里随便挑”。陈效真说:“我是陕西商洛人,要回就回商洛建设家乡!”  

      1964年4月以后,陈效真先后任商洛军分区第二政委、政委,兼商洛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政委。1971年12月至1983年6月任陕西省军区副政委。

      陈效真担任陕西省军区副政委后分管省建委工作。当时的省委书记李瑞山是水电专家,熟悉并支持水利事业的建设。陈效真积极配合协调,先是解放了省建委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给他们重新安排工作;再是给省建委对口支援的商洛地区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家乡是陈效真魂牵梦绕的向往,至今还依然造福一方的谢湾水库、骡子峪水库、庾岭水库、龙潭水库、二龙山水库等,就是在他的关心下修建的。

      陈效真关心他人,坦荡耿直。他与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王柏栋烈士的几位弟弟及其子女保持了一生的友谊。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原雄狮》摄制组专题采访陈效真时,他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要宣传有关烈士的事迹,见到他们的子女。摄制组请示上级批准后,他才欣然接受了采访。

      原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孙光同志,不幸在“文革”中迫害致死,冤案迟迟得不到平反。陈效真主持省军区冤假错案平反工作后,在党委领导下,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多年不仅为肖潮、李一松等多位军队高级干部落实了政策,还终于给孙光同志的冤案平了反、昭了雪。

      离休后,他一直在省政协工作到2001年。期间,得知当年参加革命的一些老同志返乡务农后生活困难,凡是找上门来的,他都拿出自己的津贴来资助。当他了解到这部分老同志不仅仅是个别人,而是一批人时,他动容了,他认为这些老同志为革命出过力,流过血,应该得到应有的待遇。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用了多年时间,自己写材料、出钱、出力,执着的往返于省、市、县民政部门等诸多部门,经过协调,终于为商洛老区近300名1949年前后返乡的老游击队员、老战士及烈士遗属落实了相关政策,解决和追加了民政抚恤待遇,使他们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此外他还拿出自己的津贴,多次为家乡的希望小学和自然灾害地区捐款。20世纪90年代初,他与在中央工作的杨克等老同志多次往返北京、西安、商洛,为商洛地区七个县定性为革命老区,享受老区待遇做出了贡献。体现了一个革命老战士关心部下,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

       戎马一生赤心为民的陈效真,在弥留之际常常处于昏睡状态,但每当稍微清醒时,呼唤的全是当年与他一起浴血奋战的英烈的名字,战斗中胜利时的呼喊:“咱们胜利了!”。念叨的是交党费、毛主席诗词中的格言警句以及家乡老区扶贫工作等等,表现出了一位老革命、老战士、老党员,对党、对战友、对人民无限忠诚和大公无私的本色、顽强的生命力及其战斗意志。2010年12月21日,陈老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91岁。